第三十六章 暗藏箭鋒、玄機弩強(第1/2頁)
章節報錯
許昌縣衙。
當夏侯玄、毌丘儉一行人來到縣衙,說明身份以後,許昌長立即便召集了衙門中的大小官吏、各個功曹,皆來迎接。
雖然他們只是一群少年,但畢竟是陛下親命的採風撫民使者,地方縣令自然是半點也不敢怠慢的。
“幾位公子,請隨在下前往後堂,大人已備好酒席,為諸位公子接風洗塵。”
一名頭戴進賢冠、身著黑色襌衣,看起來文氣十足的小吏,在指揮眾衙役稍作打掃後,前來邀請夏侯玄等。
夏侯玄一行人就這樣跟在那小吏的身後,朝著府衙後堂而去。
許縣縣衙雖然寬闊大氣,但卻並不奢華鋪張,除了一些必備的辦案過堂的物件、以及堂門處一隻威嚴的石雕獬豸法獸之外,並沒有其他多餘的擺件。
不一會兒,小吏便引著夏侯玄、毌丘儉、曹羲、司馬昭、諸葛誕、高珣、衛烈、於桓八人,來到了後堂外。
“下官恭迎天使,請諸位天使入席,下官已略備薄酒,為諸位天使接風洗塵。”
許昌長看起來十分精明強幹,觀其舉止,也十分的老練得體。
夏侯玄心中不禁讚歎了一聲,嘆此人之才,怕是將來終有一天,不會屈居此百里之地。
“玄哥哥,他為何說,咱們是天使呀?”
才開始在夏侯玄的教導下起步學習詩書的於桓,悄聲問夏侯玄道。
夏侯玄有些忍俊不禁,他笑著小聲回答道:“天使,說的是天子派遣的使者。”
於桓恍然大悟,一拍腦袋笑道:“原來如此啊!”
“諸位天使,快請入席吧。”那許昌長依舊面帶春風。
“辛苦了,許昌長。”夏侯玄作為此行主使,微笑著不卑不亢的還了禮。
八人分列兩排,許昌長居於主座。
由於席間多是少年,因此許昌長並未安排酒,只是頻頻更換著果蔬菜品。宴會上,許昌長也不忘問清楚各個少年的姓名家世,以為下一步的安排做準備。
夏侯玄吃飽了以後,覺得是時候該告訴許昌長自己一行的發現了。
“多謝大人款待,玄與眾公子,深表感激。”
“宴席無酒,還望眾天使恕罪。”
許昌長無論任何時候,都不會忘記在這群作為天子耳目的少年面前保持謙恭與和煦。
“不瞞大人,在下一行人,今日在許昌縣內,發現了一樁怪事。”
夏侯玄此行,名義上,是來各郡縣體察民情,實際上,他們更重要的任務,是來調查童謠一事的,而陛下知曉此事,夏侯玄也不知道是地方縣令自行上報的,還是校事官自己排查出來的。如果是後者,只怕會比較麻煩。此刻,夏侯玄只是用言語試探。
這許昌長,看起來精明強幹,因此謠言一事,他不可能不知曉,如果今日這許昌長不提及此事,就說明此人不值得相信,夏侯玄也就不打算告訴他更多了,如果許昌長如實相告,那自己倒是可以指望他相助自己一臂之力。
“夏侯公子所說,可是因為豫州諸郡縣,近日莫名出現流言童謠一事,只是,許縣派遣前去報告天子的信使,應該兩日前才抵達京都,可諸位公子從洛陽出發,已經十餘日不止了,看來,天子是早就知曉了。”
那許昌長倒也算坦誠,夏侯玄這才打消了疑慮。
“不錯,此事,的確已經驚動了陛下。”夏侯玄從袖袋中取出了那隻他從受惡徒誘騙的老伯手中討來的蜀錦錢袋,看著許昌長說道:“我們,在貴縣境內,發現了這個。”
許昌長叫人取過蜀錦錢袋,仔細端詳之後,點了點頭:“原來如此,如此說來,在下也就有眉目了。本來,僅憑童謠,本不足以斷定此事是吳寇還是蜀虜所為,不過此蜀錦錢袋,做工細緻,看起來不像是吳國人所能買得到的織品。”
夏侯玄與毌丘儉等人明白,許昌長所言不差,蜀虜僅僅只佔據著益州一隅,饒是益州號稱天府之土,也難以與大魏十一州之地相比,而蜀虜困於蜀地,依舊能夠割據一方,其軍費來源,重要的一項,便是將蜀錦販賣到吳國,以及大魏,雖然知曉買蜀錦乃是資敵之行,但蜀錦實在是太過精美,因此不僅民間難以禁止,就連朝廷達官貴人,也忍不住要去購買使用。
饒是如此,魏吳所買的蜀錦,也不是最上乘的織品。真正屬於上品的蜀錦織品,也是蜀人所日常使用的蜀錦,也就是此刻許昌長手中所拿的這個。
“因此,我們可以斷定,傳謠之人,就是蜀虜無疑了。”
因家學淵源而精通刑獄律令的高珣,思慮及此,點了點頭說道。
“不錯。”夏侯玄若有所思,也點了點頭:“此蜀錦錢袋,再加上童謠本身,已經可以肯定這一點。”
“本縣雖已發現此童謠,但諸位公子,可否知曉,為何在下卻無計可施?”
許昌長不禁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百里侯【百里侯,乃一縣之長的尊稱】,可是有何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