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秋風蕭瑟、露落為霜(第1/2頁)
章節報錯
深院之中,古樹之上的青苔,再加上半輪皎月的光輝,以及枝葉間知了的鳴叫,使人身在其間,便覺寧靜寥遠,清心潤肺。
於家的府邸雖數年未修,但其原有的清雅方正的格局卻未被破壞。後園之中,有一眼不大不小的池塘,與洛水相通,一至夏秋之季,便可以聽到汩汩清泉的流動之聲。
塘中央,有一座雅緻的小亭,若從遠處看來,亭中之人就好像浮於水上一般。
“於兄,你這於府,可是大不如前了。”周宣與於圭對席而坐,一身青色襌衣[注1],再配上他長長的鬚髯,當真是仙風道骨,飄然灑脫。【注1:襌衣,單層長衣,《說文》記載:襌衣不重。《大戴禮記》:“襌,單也”。也認為是一般文人官吏常服。】
於圭苦笑不語,只是幫對方添著茶水。
“於兄啊,記得上次中原一別,不覺已過數載,今日得以共聚烹茶,亦不失為人生一樂。”周宣舉茶而笑。
“周兄此番來京,只怕不是來找在下敘舊的吧”於圭嫻熟的提起爐上茶壺,將壺中沸茶注入杯中。
“於兄猜對了,還真不是。”周宣神秘兮兮的笑道:“偷偷告訴於兄,其實此番在下入京,是奉皇命而來。”
“師父……”亭外,孩子的一聲驚呼打斷了二人的談話。
夏侯玄本在亭外練劍玩耍,只見曹羲如一陣風似的衝向亭內,也急忙跟了進來。曹羲一進亭中,便撲通一下長跪在地,倒嚇了於圭周宣二人一跳。
“師父,求求你,求求你幫幫齊公殿下,幫幫羲兒吧……”曹羲幾乎是哭著對於圭哀求。
“羲兒,到底何事?”於圭急忙起身去扶起孩子。
“東宮的人說……陛下好像要下詔……要賜死甄皇后,元仲哥哥一直在宮中跪求陛下……求求師父,此事皆是因羲兒而起,求求您,幫一幫羲兒……”曹羲過於緊張,以至於有些語無倫次。
夏侯玄心中大驚,關於甄后失寵的各種流言,他早有聽聞,或言是因為宮中其他妃嬪的讒言,也有人說是因為甄后有怨言而教子無方,更有甚者,就連齊公殿下並非陛下親子這種無稽之談都有所流傳。流言終歸是流言,可沒有想到陛下竟真的不念及夫妻情分,如此決絕!
“師父,幫幫羲弟吧。”夏侯玄望向於圭,眼中盡是信任:“你一定有辦法的,對吧師父。”
於圭轉過身去,搖了搖頭,嘆了口氣,閉上眼睛:“羲兒,你要明白,並非是你的錯。錯就錯在,宮中暗流的洶湧,小人的別有用心,以及,那帝王的猜忌之心……”
“孩子,君命難違,君心難測,我也是……愛莫能助……”
他沒有騙孩子,如今,在這洛陽城中,他於家,早已被人們唾棄,甚至遺忘。他於圭,又能左右的了什麼呢。
“於兄,人心也是可以改變的,不是嗎?”周宣將手中茶盞輕輕置於案上,緩緩起身。
已至次日辰時。在殿外跪了兩個時辰的曹叡,仍舊頂著熾熱的陽光。細細的汗珠,從他額上,流過面頰,滴在了石階下。
他的心中慌惶無比,不知如何才能讓父皇收回成命,救下母后。耳邊嗡嗡的鳴聲不止,只覺眼前一黑,曹叡便失去知覺,昏倒在了石階下。
“這裡,便是崇華殿了。”侍者引著二人來到殿前:“陛下便在裡面。”
再一次跨進這殿門,少年已無先前的拘謹。只見皇帝以手扶額,眉宇間盡是煩憂之色。
“平身吧。”曹丕勉強擠出一絲微笑,從他的語氣中也能聽出他的心緒煩亂至極。
“聽聞今日周宣周先生,來京朝見陛下,故臣侄也來湊個熱鬧,還望陛下恕罪。”夏侯玄說明來意,曹丕點了點頭。
“你,便是周卿?”皇帝雖久聞其名,卻與那周宣素未謀面,他抬眼望去,心想此人確是風采不凡。帝王微眯雙目,
似是在思忖著什麼:“朕久聞先生之名,聽聞卿解夢之術,獨步天下。今日來此,不知可否替朕,試解一番?”
“陛下謬讚,臣愧不敢當。既是有夢要解,陛下只需告訴卑職夢象即可。”
曹丕面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朕不久前曾夢見,有青瓦一雙,自殿頂墜落,又化為兩隻鴛鴦飛去。不知你,可解得此夢?”
周宣略一思索,手綽長髯答道:“宮殿瓦墜,後宮當有宮人相殺。”
帝王聽此一句,臉色突變,用低沉的聲音喝道:“吾詐卿耳!朕從未做過此夢,方才只不過隨意編造夢境試探你而已!”
夏侯玄霎時大驚,暗道不好。沒想到帝王心術如此可怖,只怕周先生今日難逃大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