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穆姑娘來汴京多少時日了?”

聽穆桂英說完了求官家北伐之事後,周聰問了一個相當關鍵的問題。

“已經兩月有餘?”

穆桂英的嘴角逸出了一絲的苦笑。

在來時,她抱著極大的希望,畢竟這代表著燕雲十六州七百萬漢人的民心所向。

滿心以為,定然會很快的見到官家,代承百姓的心意。讓官家願意再度發兵北伐,收復燕雲。

但來到汴京後所發生的事情,卻給她當頭一棒。

不管是去樞密院,還是禁軍,甚至是開封府,都被攔在了門外。

那些大頭巾一聽說是燕雲百姓勸大宋北伐,頭都搖得如一個撥浪鼓一樣。

態度好點的人,會說軍國之事,乃生死存亡之道。現在宋遼已經結盟,大宋為兄國,豈能做背信棄義之舉。

脾氣不好者,會命令衙役直接把她給趕出去。

四處無門的她,之所以在看到帽妖后那麼興奮,完全是想著能抓到帽妖,藉此認識達官貴人,想要由對方舉薦見到官家。

這也是為什麼她在見到周聰後,便會跪下磕頭沉情的原因。

“穆姑娘,實話說,我是可以幫你見到聖人。但你想讓國朝出兵北伐,絕不可能!”

看穆桂英一臉的希冀之相,周聰雖然不忍,卻還是實話實說。

“穆姑娘,數度北伐,已經打斷了國朝的脊樑。澶淵之盟,更是城下之盟。現在朝中當權者,畏遼如虎,豈敢輕啟戰端。

而且,三次天書,幾度封禪,國庫已虛耗怠盡!用兵者,後勤錢糧為先。想要北伐,最少也需二十萬兵丁,所耗錢財何止千萬!

穆姑娘,你也是知兵之人,當知無糧草輜重,充足補給,北伐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大人!難不成,國朝便任由我等漢民為遼人如牛馬一般驅使嗎?”

穆桂英悲泣道。

“與其求人,莫如自救!桂英可知高麗,女真,渤海三地?”

周聰最近一直都在考慮如何完成系統所交代的任務,心裡早已有了計議。

原計劃,是等著宋真宗大行,劉娥掌權,而他又娶了高慧之後,他再提及此事。

而之所以要在娶高慧之後,除了因為這個小妹子長得不錯,性格也不錯,怕人捷足先登之外。

還因為她的祖上乃是高懷德,于軍中擁有莫大的影響力,與勳貴也是往來甚密,可以支援自己的想法。

現在穆桂英的出現,到是可以讓他的這個計劃提前了。

因為他不需要軍中的支援,便能拉出來一票人馬,來實施計劃。

“大人,草民只聽過女真!”穆桂英有些羞赧的說道。

“你在燕雲之地,離高麗與渤海國極遠,沒有聽說過也是正常的!穆姑娘,還請過來一觀!”

周聰取了筆,在紙上畫了一個極為簡易的地圖。

“高麗,女真,渤海三地,均在遼朝邊境,苦遼久矣。高麗王朝幾次晉見官家,想要國朝出兵支援,均被拒絕。

雖然現在高麗已經向遼朝上了降表,為其屬國。但卻一直在厲兵抹馬,以圖再戰!

渤海國曆史可以上溯到隋朝之時,於八十年前被遼國所滅。

正如你等燕雲之民一樣,國朝雖亡,但其志尚存,義兵蜂起!

女真諸部也與你燕雲之地的漢民一樣,部分被遷入遼國內地,為遼國效力,被稱為熟女真!

還有一部,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每年均需向遼朝進獻東珠,貂皮,海東青等物,為生女真!

此三地苦遼久矣,我欲奏請聖人,發兩浙之船,入渤海等侯。

而後,帶你部諸兵,破固安,入黑河,順流入海,再去高麗。

以高麗為基,聯絡女真,高麗,渤海諸部,從內部反攻遼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