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軍眾將俯首,董卓別制住,洛陽城再無防備。

陳元這便要劉備進城。

可是,有人不願意了。

不願意的人自是討伐董卓的群雄了。

當然,跟隨劉備的這一路的幾個群雄沒有什麼意見,他們這些時日早就見識到了荊州的實力,心中的一些不該有的雜念早就消失了。

尤其是看到陳元見識了陳元的滔天實力,自然就更沒有什麼想法了。

袁紹就不這麼想了。

首先袁紹自認為是出了力的,而且自己是盟主,這進入洛陽,必須自己領頭才行。

只有自己這個盟主才能代表群雄進入洛陽,享受無上榮光。

其次便是,袁紹認為自己這邊的實力不弱。

除去一個陳元之外,自己跟劉備的實力差不了多少的。

所以,為什麼不能是自己站在最前面,凱旋進入洛陽呢?

因此,袁紹便指使自己的御用喉舌陳琳說話了。

是滴,就是那個一篇檄文把曹操頭疼病罵好的陳琳。

只見陳琳突然站到眾人面前道:「諸位,我等皆為討董聯盟的一員,如今董卓俯首,西涼束手,這全是盟主運籌帷幄之功,故此我認為,這進入洛陽的第一人必須是盟主才是,諸公以為如何?」

劉備看了陳琳一樣沒有說話。

劉備自然不會搭理他,現在劉備什麼身份,怎麼可能跟袁紹的一條狗說話呢。

其他群雄確實紛紛符合,認為陳林說的很對。

因為陳琳肯定袁紹的功勞,就是在肯定他們的功績。

他們有功績嗎?

自然是有的。

畢竟虎牢關是他們破的,洛陽城他們也打了十天。

雖然沒有打破,但是也拖延了時間不是。

等到了陳元出關。

不過,說實話,要是沒有劉備,這些人根本攔不住董卓,就算攔住了也攻不下洛陽。

所以,他們的功績有限。

不過,這些人的臉皮厚的很,這種搶功勞的事情乾的簡直不要太順手。

這是他們的強項啊。

劉備沒說話,公孫瓚倒是氣的不行。

說實話,公孫瓚對於這些所謂的群雄早就看不過眼了。

公孫瓚出身不差,但因母地位卑賤,只當了郡中小吏。

後來因其相貌俊美,且聲音洪亮、機智善辯,得到涿郡太守賞識,才逐步做到中郎將。

所以,對於這些為所謂的豪強世家,公孫瓚其實一點好感都沒有。

現在看到這些人不要臉的樣子,公孫瓚自然就更加看不起了。

於是公孫瓚直接怒喝:「爾等偷天之功,就不覺得臉上蒙羞嗎?」

公孫瓚這話一出,群雄臉色都不好看了。

公孫瓚這是在他們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