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局勢跟歷史上有些變化。

在原本歷史上,何進跟宦官的衝突源於劉辨和劉協。

劉辨是何進的外甥,是太子。

劉協是王美人所生,王美人死後被董太后養在宮中。

董太后乃靈帝之母,解瀆亭侯劉萇之妻也。初因桓帝無子,迎立解瀆亭侯之子,是為靈帝。

靈帝入繼大統,遂迎養母氏於宮中,尊為太后。

董太后嘗勸帝立皇子協為太子。帝亦偏愛協,欲立之。當時病篤,中常侍蹇碩奏曰:“若欲立協,必先誅何進,以絕後患。”

這便是歷史上何進和宦官的衝突所在。

現在不同。

劉辨在陳元的支援下穩穩的當上了皇帝,而且還幹了一年了,勉強可以說是將就了。

不過,即便如此,董太后也心有不甘。

原因很簡單,董太后和何太后不和。

董太后認為何太后這個兒媳婦對自己不尊敬,尤其是當劉辨做了天子之後,何太后更是不把董太后放在眼裡。

但是大漢畢竟是以孝治天下,何太后自然不敢明面上欺負董太后了,但是何太后能夠成為太后,自然有自己的手段。

一番陰損手段下來,讓董太后只能吃啞巴虧了。

於是乎,董太后心中就越發憤憤不平了。

因此,董太后便與十常侍交好,密謀除掉何進,廢立天子。

十常侍如今依然有著龐大的勢力,他們本身也是高手,自然有廢立天子的本錢。

因此,兩夥密謀,秘密招何進入宮,將其殺之。

何進一死,劉辨便沒了支援,立劉協為天子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至於說朝臣?

十常侍洞若觀火,朝臣對於劉辨做天子表面上看沒有什麼異議。

實際上,這些人心中是有怨氣的。

原因很簡單,就因為劉辨身後站著的是陳元。

所以,十常侍分析,自己等人廢立天子,大半朝臣多半都是靜觀其變。

至於說陳元,十常侍認為,只要不殺劉辨,廢了他的天子陳元也不會說什麼的。

畢竟,陳元是劉備的四弟,他心中肯定最想的還是劉備當皇帝吧。

因此,十常侍秘密遣人招何進入宮。

何進根本沒有什麼防備,畢竟現在何進可是意氣風發呢,根本想不到有人會害自己。

當何進走到宮門,一個人影突然出來,此人乃是司馬潘隱。

他對何進說:“不可入宮。蹇碩欲謀殺公。”

進大驚,急歸私宅,召諸大臣,欲盡誅宦官。

座上一人挺身出曰:“宦官之勢,起自衝、質之時;朝廷滋蔓極廣,安能盡誅?倘機不密,必有滅族之禍:請細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