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這一關,雖然難了一些。

但是卻難不住開了掛的陳元。

因為陳元知道該怎麼去做,才能通關。

這五道關卡幻境最難的地方就在於,遮蔽了自我意識,只留下內心深處最本能的意識。

如此一來,很多人自然就過不了了。

陳元進入禮道關。

什麼是禮?

“禮”本指祭神、敬神。

古代在祭祀活動中逐步形成的規範,演變為古代社會的等級制度,以此相適應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

說白了就是一整套社會執行的秩序,稱之為禮。

又有禮法之稱。

這是儒家跟法家衝突最大的地方,儒家治國想要用禮,法家治國要用法。

禮法並稱,可以殺人。

這一次禮道關卡,出現了兩個故事。

一個是曾子避席,一個是張良拜師。

有著記憶的陳元直接完美通關。

而且速度非常快。

於是乎,眾人再度看到了這一幕。

一盞茶的功夫都沒有,陳元又通關了第三關。

這一下,眾人心中的震驚程度可就是大增了。

要知道如今鑑天台內,通關最高的也不過是三關而已。

現在陳元已經達到了。

只要陳元能夠再過一關,那麼就超越了整個鑑天台了。

來到第四關智道一關。

這一關中出現的故事是有三個,觸龍說趙太后、姜太公釣魚以及甜酒不再。

前面兩個沒什麼好說的。

最後一個故事差點沒讓陳元翻車。

因為一時半會沒有想起這個事情。

這個故事是怎麼樣的呢?

漢高祖之弟劉交被封為楚元王后,對穆生、申公等人十分恭敬。

穆生不喝酒,元王每次設酒宴,都會專門為穆生準備甜米酒。

等到其子王戊繼位,開始還設甜米酒,到後來就漸漸忘了。

穆生回到家說:“我該隱退了,不設甜酒,說明楚王對我已不在意了,我若還不離去,說不定有一天楚兵會把我抓住,腰斬於市呢。”

於是就自稱有病,閉門不出。

申公與白生強拉他去參加酒宴,勸他說:“你難道忘記先王待我們的恩情了嗎?如今楚王偶失小禮,你怎麼能這樣計較呢?”

穆生說:“周易上說:知幾是神人,‘幾’的意思是事物的細微變化,這是判斷吉凶的先兆。君子見到‘幾’,就應有行動,一天也不能拖延。先王禮遇我們三人是為了宏揚道義。如今楚王忽視我們,是因為他忘記了道義,忘記了道義的人,怎能與他久處呢?我哪裡是為了一點點的小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