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我們辭官了(第1/4頁)
章節報錯
陳元的回答讓鄧錫龍有些觸不及防,他發現之根本拿不準陳元的想法。
所以,鄧錫龍稍帶試探的問到:“不知別駕此言何意?”
陳元似笑非笑的看著鄧錫龍:“鄧郡丞,你以為本別駕是什麼意思呢?”
鄧錫龍有些訕訕,錯過這個話題回到:“別駕,除了有皇親國戚的阻力之外,還有州府推行的這些政策有些不符合南陽的現實情況啊。”
陳元眼底閃過一絲精光:“具體是什麼情況,郡丞不妨直言。”
看到陳元依然面帶笑容,鄧錫龍雖然拿不住陳元是怎麼想的,但是他自忖自己底氣十足,倒也沒有遲疑便把一些話語透露了出來。
“別駕有所不知,州府推行的幾個政策,除去編戶齊民之外,其他如屯田和一體納糧兩個政策,放在南陽不僅不會強大南陽,反而會讓南陽生出一些禍亂啊。”
“比如屯田,屯田就需要大量的流民和無主土地,可是南陽土地皆是有主的,而且南陽流民也不多,如此一來,既沒有人也沒有地,如何實行屯田,所以這政策頒佈下去,縣中官員也是有心無力,逐漸的就淪為一紙空文了。”
“還有這個一體納糧,恕下官直言,這政策似乎跟朝廷法度不符啊,這政策不僅南陽諸多良善之家不支援,就算是官員也不支援啊,畢竟從來沒有聽說過官員還要納稅的。現在南陽合郡上下,怨言頗多啊,還請別駕明察才是。”
鄧錫龍說了一串的理由和原因,總之一句話,州府的政策在南陽行不通。
鄧錫龍這也是在給陳元上軟釘子。
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南陽跟荊州其他地方不一樣,州府想要治理南陽,不尋求我們的同意,那是不可能的。
陳元多聰明一個人,自然聽出了鄧錫龍的意思。
等鄧錫龍說完,陳元點點頭:“郡丞的意思我聽明白了,意思就是州府的政策不適合在南陽推行對吧。”
鄧錫龍點點頭:“別駕明鑑,每一個地方都有每一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州府的政策是好的,但是的確不怎麼適合南陽,所以,我等一致認為,請別駕廢除在南陽推行州府之策,如果能維持原裝是最好的,即便不能維持原狀,我等覺得也需向鄉老等徵求意見之後,再商定治理之策,這樣才能讓南陽安定仁和。”
鄧錫龍這話聽著似乎沒什麼,實際上確實在全盤否定州府的政策,否定州府指定的政策,這就是在打擊州府的權威,打擊劉備這個州牧的權威啊。
試問,如果真的把原先的政策全盤否定,以後劉備的話在那樣誰還敢信,誰還能信。
這樣一來,官府的公信力就全部喪失了。
秦頡這個太守也就幹到頭了。
鄧錫龍這是一箭雙凋啊。
實際上南陽豪強早就看秦頡不順眼了。
因為秦頡跟以往的太守不一樣,完全不鳥他們這些南陽豪強,一旦豪強犯法,秦頡還會加重處罰。
豪強不觸犯點律法還叫豪強嗎?
豪強不觸犯律法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以往的太守看在南陽豪強勢大的份上,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
可是秦頡偏不,他不僅較真,而且還非常有能力。
在秦頡做太守的一年多里,可沒少打壓他們這些豪強。
一些豪強子弟犯了法落在秦頡手裡,那可就沒好了。
能夠流放的絕不打板子,能夠監禁的絕不罰錢。
總之,南陽豪強讓秦頡搞得也頗有些頭大。
要是換成旁人,他們早就使法子把秦頡給搞下去或者調走了。
只不過也是湊巧了,秦頡做太守不久,劉備就來到荊州做了州牧,而且還帶兵援助了南陽一波。
在這個過程當中,秦頡投效劉備了,認可了劉備州牧的身份。
要知道如今南陽的稅賦已經不直接上交京城了,而是先交給州牧府,再由州牧府上交給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