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打擊豪強,不僅要從軍事手段和政治手段,還要從根源上解決。

那就是律法。

從律法上就要限制土地兼併,迫使豪強從大地主向大商人進行轉變。

陳元把此種緣由跟劉備解釋了一下。

劉備恍然大悟,他以前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此時一聽陳元解釋,立馬豁然開朗。

難怪豪強不管怎麼打擊都層出不窮,而且越來越強。

根源就在國家的律法之上。

只要把律法改好,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打擊這些豪強了。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束手束腳。

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劉備就不再反對了。

不過,劉備還是囑咐道:“子初,你修改律法我沒意見,但是即便是現在修改好了,那也不可能在荊州推行,你明白嗎?”

陳元點點頭,表示明白。

現在當然不可能推行了。

改換律法是造反的明顯標誌之一。

當然不可能現在就在荊州推行了,得等到以後朝廷再也沒有精力顧及的時候或者荊州掌控了朝廷大權的時候,才可能推行。

不過,不管怎麼樣,先準備好吧。

未雨綢繆總是沒錯的,反正陳元現在除了教學生也沒其他太多的事情。

這幾年也是最為平靜的幾年了,天下相對要安靜一些。

等到董胖子進京,那可就是真的天下大亂,諸侯混戰了。

那個時候,陳元還想像現在這般清閒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了。

“說吧,你想要誰?”

陳元一攤手:“大哥,我也不知道誰擅長律法啊,這個可能需要諮詢一下大家了。”

“不對,我知道有一個人擅長。”

“誰?”

“郭嘉郭奉孝。”

陳元這個時候才想起來,郭嘉他們家世代治小杜律。

小杜律乃是前漢杜延年所訂的法律。

不過,只有郭嘉一人顯然不夠,還需要幾個人才行。

光郭嘉一個人,累死他也不可能在幾年之內就把律法修訂好。

一般來說,朝廷修訂律法那是需要一個龐大的團隊的。

就好比現在修訂憲法一樣,要成立修憲委員會。

當然在漢代沒有這麼麻煩,可是也絕對不是一兩個人就可以乾的。

起碼需要四五個人再配上一些書吏才行。

書吏倒是好找,書院的學生便是現成的書吏。

可是核心人員起碼還需要三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