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所示

“我荊州實行此三策,上可得天子歡心,下可得百姓歸心,所得罪這唯有豪強爾,伯寧以為然否?”

滿寵點點頭,陳元說的非常對。

“只不過,當今天下,豪強勢大,天子和百姓勢弱啊。”

滿寵說的很對,現如今天下的確是如此。

勢力最為強大的不是天子,正是豪強。

豪強們逼迫的漢靈帝不得不開鴻都門學,不得不賣官鬻爵,不得不寵幸宦官,不得不給予豪強自信募兵練兵的權力。

最為悲慘的一幕是什麼?

那就是董胖子禍亂洛陽。

這是豪強有意為之的結果。

陳元點點頭:“天子勢弱是對的,但是百姓的力量卻是無窮的,只是我們還沒有把百姓的力量充分發揮出來而已。”

???

別說滿寵懵逼了,在場的所有人都懵逼。

這實在有點巔峰他們的觀念。

雖然孟子已經說過君為輕,民為本,社稷次之的話,荀子也說過:“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但是在大多數人心目當中,老百姓有什麼力量,不過是被統治者而已。

陳元卻說老百姓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都感覺陳元想忽悠他們。

看到眾人都不太相信。

陳元知道是時候給這些人上一堂課了。

話說,陳元這傢伙可是做過政治工作的。

對於這種思想課簡直手到擒來。

當即陳元就給三人上了一堂名為百姓的力量的思想課。

先從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說起,然後到陳勝吳廣、高祖皇帝、光武皇帝等等。

用以往歷史上的種種事蹟說明,英雄人物不僅出於貴族豪強之中,更出於百姓之中。

這是第一點。

然後開始說老百姓的力量,從國人起義說起,到最後的黃巾之亂,來說明老百姓的力量是如何強大。

陳元說完這些之後,戲志才直接提出了疑問。

“誠然如子初所言,百姓的力量的確強大,但是為何陳勝吳廣之亂和黃巾之亂盡皆都失敗了呢?”

陳元聽到戲志才這麼問不由的拍掌到:“志才正慧眼如炬,已經看到問題根本所在。”

“是啊,為什麼如此聲勢浩大的起義都失敗了呢?”

看了眾人一眼,陳元直接說到:“原因便在於老百姓雖然有強大的力量,但是他們卻不會使用這股力量,沒有英明的領導者,導致這股強大的力量最終還是被豪強地主所利用和攫取。”

《控衛在此》

戲志才聞言眼前一亮:“就好比黃巾之亂最後成就的既不是天子也不是老百姓而是豪強地主?”

戲志才此言一出,眾人頓時大悟。

在座的幾人都是當時豪傑之士,當然能夠看到黃巾之亂之後的局面。

首先是天子或者說是朝廷中樞權威大大降低,朝廷力量損失非常眼中,最為明顯的便是收的賦稅少了,對於地方的掌控被大大削弱。

其次就是地方政府和豪強有了自行募兵的全力,勢力急劇膨脹。

咱可要知道,整個東漢的常備軍是很少的,除了中央的北軍有幾萬軍隊之外,也就邊境上有一些常備邊軍,內地郡縣是沒有常備軍的。

整個國家常備軍隊不會超過五萬。

可想而知,地方上軍事力量幾近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