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的這兩個辦法委實有點東西。

漢蠻一體,司法獨立,都聽符合陳元的想法。

陳元聽荀攸說完,直接拍掌道:“恭喜大哥又得一大才也。”

劉備自然不是那沒有見識的人,當然可以看出荀攸這兩個辦法之中蘊含的東西。

說一句遠見卓識也不為過。

劉備長身而起,走下臺來扶助荀攸肩膀到:“公達真曠世之才也,備今得公達,真龍虎相逢也。”

好傢伙,陳元心中只能說好傢伙,大哥這詞有進步啊。

不再是什麼如虎添翼了,變成龍虎相逢了。

這捧人的水平是越來越高啊。

荀攸也是一個靈醒的人,連忙自謙道:“攸之才能比之在座諸公猶如好似繁星比之皓月,主公過譽也。”

看看人家這個情商,不管如何,先捧一把再說。

反正不管走到哪裡,謙虛一點總沒錯的。

果不其然,荀攸謙虛的態度得到了田豐他們的讚許。

誰也不想自己的同僚是個整天拽的二五八萬似的人物,那樣太糟心了。

荀攸的才能和謙虛為他迎來了眾人的認可。

當下劉備任命荀攸為州府從事,以備諮詢。

這職位已經不低了,也算是給了荀攸足夠的尊重。

現在劉備這個州府從事,有點就像是秘書處的秘書,一旦時機合適就會出任重要職位的。

而且讓荀攸擔任從事,即便是荀攸有什麼不軌的心思,也不會造成什麼太大的危害。

作為一個新人,劉備當然不可能直接給他重要的職位。

這並非是信任不信任的問題,這裡面有一個和諧問題。

就算是你再牛逼,但是你寸功未立,怎麼能身居高位呢。

劉備能夠活用從事這個官職安置新來的大才,這也是劉備成熟的一個表現。

陳元也很欣慰,總歸不像歷史上那樣,恨不得碰到一個稍微有點名氣的人就拜為上賓。

看上去好像是劉備求賢若渴,實際上卻是一種心酸。

沒有人才的心酸。

要是真的麾下謀臣如雨,戰將如雲,好似曹操一般,劉備怎麼還會那麼可憐似的尋求謀士相助自己啊。

肯定不會的啊。

現在劉備麾下雖然不能說謀士如雨,戰將如雲,那也是滿滿當當。

文武大臣之中,歷史留名的就有好幾十個了。

這個陣容已經是非常強大了。

所以,劉備並不再會像歷史上那樣可憐,苦求謀士不可得。

荀攸順利的加入了劉備集團,以後能不能徹底融入,還要看荀攸認不認同荊州的政策了。

如果不認同,最後遲早還是要分道揚鑣。

頂尖人物的分歧,往往是因為道路的分歧。

比如劉備和曹操。

後人來看,讓曹操統一了天下又如何,天下一統不好嗎,非得整什麼孫劉聯軍,搞出赤壁之戰。

這樣說的話,那你也可以叫官渡之戰的曹操投降啊。

如果曹操投降了,袁家也統一天下了啊。

所以,這就是他們之間的分歧所在,並不僅僅是單純的利益之爭,還有道路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