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不認識荀悅,好在戲志才是認識的。

戲志才低聲對陳元道:“子初,此人名為荀悅字仲豫,乃是文若之堂哥。”

陳元聞言點點頭:“原來是文若的堂哥啊,不過這個人怎麼回事,為什麼對我這麼大的敵意?”

陳元表示非常的不解,自己不記得跟這個傢伙有什麼仇怨啊,他為什麼這麼敵視我呢?

看到陳元疑惑的神情,戲志才進一步解釋道:“仲豫治《春秋》,且為穀梁學派門人。”

這一說,陳元立馬就明白了。

學派之爭唄。

陳元這個公羊學派門人的身份早就被坐實了,雖然大家還不知道他是師從哪位公羊學派大家,但是他在洛陽跟羊續的一番言論無疑顯露出了他的公羊學派的身份。

所以,荀悅攻擊他是在正常不過的了。

陳元雖然現在身份不低,但是在士林之中聲望也就一般。

別看他是蔡邕弟子,可是他自己並沒有什麼出名的著作,或者踩著什麼人上位。

所以,陳元在經文界還真沒有什麼地位,說無名小卒過分了,畢竟很多人都知道他了,最多就是一個名聲鵲起,後輩新秀罷了。

像陳元這種最適合用來揚名了。

當然荀悅並不是來揚名的,攻擊陳元也是順便。

反正公羊和穀梁早就快把腦子打出來了,遇到了那就是一個字,剛!

陳元本來不想上臺的,可是這荀悅說話太難聽了啊,要是自己退縮了,那名聲就毀了。

陳元還想著收服公羊學派呢。

收服公羊學派然後改造公羊學派,讓改造後的公羊學派的理念成為新的治國理念,這就是陳元的精神文明建設。

建設一個強大的大漢帝國,真就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這樣才能健康的成長。

一個國家和一個人是一樣的。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所以,陳元便準備上臺。

劉備看到陳元要上臺,連忙抓住陳元:“四弟,可有把握?”

對於陳元的本事,劉備固然相信,可是對於陳元經義的學問,劉備沒有底氣。

因為陳元平日裡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軍事政治方面的才能,經文方面,陳元還沒怎麼顯露過呢。

陳元衝劉備微微一笑:“大哥放心,元心裡有數。”

看到陳元這麼說,劉備便放開了陳元。

陳元這麼說,劉備心裡就鬆了一口氣。

陳元徐徐上臺,來至荀悅身前六尺之前站定:“仲豫有何指教?”

荀悅看了一眼陳元,並未顯露出什麼鄙視的神情,反而行了一禮:“為激子初上來,剛才言語逾越之處,還請子初見諒。”

咦?

怎麼肥事!

你態度轉變的這麼快,我還怎麼裝逼打臉啊。

朋友,你這不是不講武德啊。

這比偷襲還不要臉,你這是要認輸?

事實證明,陳元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