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劉巴在五溪蠻中幸福快樂且煩惱的生活。

劉備和陳元返回零陵之後,留給趙雲些許人馬,便直奔桂陽而去。

現在的桂陽太守陸康乃是吳郡陸氏之人。

前頭已經說過吳郡陸氏乃是吳中四姓之一,勢力強大。

但是歷史上吳郡陸氏曾經被孫策給搞過一波,主要是當時孫策乃是袁術的麾下,袁術向當時官居廬江太守的陸康要糧食,結果不給,最終導致孫策圍城廬江而破之。

這一戰,不僅造成了陸康幾個月後的病逝,更使陸康這一枝死傷慘重。

所以吳郡陸氏與孫家是有仇的,但最後卻無奈不得不為孫家效力,也可以說是悲慘了。

陸康這個人,還是非常不錯的。

不僅有能力,而且為人正直,敢於直言。

如果可以的話,陳元想收服他為劉備而用。

還有更重要的是,陸康的孫子是陸遜啊。

如果沒記錯的話,現在的陸遜應該已經出生了,大概就是一歲多吧。

這又是天才少年班的成員之一啊。

不過陸康這個老頭,不一定好搞啊。

這是一個朝廷的忠心擁護者,對付他要跟其他人區別開來,須得使用朝廷大義才是。

好在劉備現在是荊州牧,問題應該不是很大。

當劉備帶著兵來到桂陽郡城的時候,陸康同樣是帶著人在城外迎接。

一番見禮之後,便入了桂陽。

對於劉備的來意,陸康心中十分明瞭,這是要將桂陽掌控在手中。

對於劉備想要掌控桂陽的事情,陸康並沒有意見。

劉備身為荊州牧,本來就該掌控全州。

陸康也願意投效劉備,但是有一個事情被陸康提了出來。

什麼事情呢?

那就是陸康給天子上了一道表。

這是一道勸諫表。

原因是因為漢靈帝斂財啊。

經過黃巾之亂,各州賦稅大大減少,朝廷沒錢了。

而且漢靈帝還想鑄造銅人,於是便大幅加徵稅收。

史書記載:時,靈帝欲鑄銅人,而國用不足,乃詔調民田,畝斂十錢。而比水旱傷稼,百姓貧苦。

荊州自然也收到了這樣的天子詔令。

只是陳元收到之後,以南陽黃巾肆虐,荊南武陵蠻造反的理由直接給搪塞過去了,完全沒有加徵賦稅的想法。

開玩笑,再加賦稅,荊州說不定也要邊地起狼煙了。

更何況現在還有所謂的宗賊呢。

到時候一州糜爛,還過不過了。

所以,陳元直接把這道加徵賦稅的詔令當成了一個屁。

陳元忽略了這個詔令,可是陸康沒有啊。

陸康這老頭不僅沒有忽略,反而還上表一道。

“臣聞先王治世,貴在愛民。省徭輕賦,以寧天下,除煩就約,以崇簡易,故萬姓從化,靈物應德。末世衰主,窮奢極侈,造作無端,興制非一,勞割自下,以從苟欲,故黎民吁嗟,陰陽感動。陛下聖德承天,當隆盛化,而卒被詔書,畝斂田錢,鑄作銅人,伏讀惆悵,悼心失圖。夫十一而稅,周謂之徹。徹者通也,言其法度可通萬世而行也。故魯宣稅畝,而天災自生;哀公增賦,而孔子非之。豈有聚奪民物,以營無用之銅人;捐舍聖戒,自蹈亡王之法哉!傳曰:‘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後世何述焉?’陛下宜留神省察,改敝從善,以塞兆民怨恨之望。”

陸康把這事給劉備和陳元一說,包括自己上表內容全都說出來了。

一開始陳元聽到陸康說自己因為加稅的詔令上了一道奏表,心裡還很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