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郭嘉直奔主題,陳元也就直言了:“郭小友,吾乃荊州劉使君麾下,今吾荊州欲建一書院名為襄陽書院,不知小友可願去書院學習否?”

陳元本以為郭嘉應該不會這麼痛快就答應的。

沒想到郭嘉問了一個別致的問題:“入書院讀書,可足酒否?”

陳元一愣。

這是什麼問題?

不過,陳元還是回到:“區區酒水,易事爾。”

郭嘉想了一下:“酒可美乎?”

“美酒佳釀,應有盡有。”

郭嘉聞言,眼中頓時露出興奮之色:“若可日引美酒百觴,人生何求也。”

陳元確認了,郭嘉就是一個酒鬼。

肯定跟三哥有共同語言。

於是乎,郭嘉就在美酒的吸引下加入了襄陽書院。

隨後,眾人便在白沙湖旁一番談論。

對天下大勢,朝中形勢,五經經義等等,無所不談。

郭嘉雖然礙於年幼,還未融會貫通所學,但是其之見解往往別出機杼,發人深省,充分顯示出了他的鬼才之資。

不過,陳元還是以自己的博學贏得了郭嘉的尊敬。

尤其是陳元關於律法之見解,讓郭嘉深受啟發。

要知道,郭嘉的家學就是小杜律,乃是律法之言。

陳元雖然並非什麼法學專業之人,但是現代社會,依法治國,耳濡目染,自然是懂那麼一點點。

雖然只是皮毛中的皮毛,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已經足夠震撼了。

依法治國了,德法相依了,違法必究了,執法必嚴了什麼的,讓郭嘉深以為然。

不說郭嘉,就算是司馬徽和向朗也沒想到陳元居然於律法一道有這麼精神的認知。

不由的對陳元敬重起來。

讓三人對陳元更加敬重的是,陳元對於天下大勢的認知,可謂是鞭辟入裡,切中要害。

尤其是臧否天下人物,彷彿沒有陳元不知道的。

愈發讓三人覺得陳元高深莫測。

而且陳元的事蹟他們自也是知道,輔佐劉備從涿郡鎮壓黃巾開始,擊北海黃巾,掃蕩冀州黃巾,然後南下荊州,短短時日之內,斬宗賊,收五郡,使得劉備坐穩荊州牧的寶座,可謂是天下奇才。

所以,對於陳元說自己將會出任襄陽書院的副院長一事再無意見。

畢竟陳元不僅理論上厲害,戰績也厲害啊。

這樣的人物當然有資格成為襄陽書院的老師的。

陳元這一番作為,並非是顯擺自己,而是要這幅眼前三人。

眼前這三人,司馬徽和向朗均是名士,自有傲氣,郭嘉更不用說了,雖然還未大成,但是傲氣已成,如不能折服,日後如何管理書院。

尤其是郭嘉,應該就是襄陽書院的大師兄了。

必須把這傢伙給折服了,不然以後怎麼帶剩下的那些學生。

沒一個是省油的燈,個個都是傲氣成天的傢伙。

先把郭嘉給折服,然後再讓這個大師兄幫自己去管理那些傢伙。

不怕他們不聽話。

以郭嘉之智,郭嘉之才,即便是周瑜魯肅,也不敢炸刺,更不用說其他的小傢伙了。

眾人一番談論,直到晚上這才興盡。

郭嘉倒也痛快,家中並無什麼人,除了幾個奴僕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