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一切之後,陳元就準備北上潁川。

因為襄陽有黃忠坐鎮,一品強者感知籠罩全城,在黃忠的感知下,無人可以傷了劉備。

因此,陳元就把典韋帶上保護自己了。

帶上幾十個士兵和幾架馬車,裡面裝著一些糧食和財物,還有一些抄寫出來的三字經、千字文以及幼學瓊林的殘缺版。

這是準備拿去忽悠人用的。

對於這些奇才,用錢財啥的誘惑,吸引力不大。

得談理想,談人生,談名留青史,這才能把他們忽悠走。

陳元一路上跟向朗談古論今,經史子集啥的,愣是把向朗給忽悠瘸了。

讓向朗對陳元肅然起敬。

陳元直接被向朗稱之為博學多才,博聞強識了。

害,感謝九年義務教育。

穿山過河行大路,頂日披星越州府。

沒太長時間,陳元一行便踏入了潁川郡內。

第一個目標就是司馬徽。

原因很簡單,司馬徽德高望重,素有知人之名。

先去請他,一是顯示陳元的尊重,二是搞定了司馬徽,再有他引薦諸多人物,就方便了很多。

不然直接上門,有可能人家直接給自己來個閉門羹,陳元一點辦法也沒有。

那多尷尬啊。

所以,先去忽悠司馬老爺子。

想起司馬徽,陳元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那個老陰比,司馬懿。

這個時候的司馬懿才五六歲,是不是也搞過來塞到襄陽書院裡改造一下呢?

說實話,陳元是有點猶豫的。

畢竟這傢伙可太陰了,能一直苟,這心性太可怕了。

妥妥的苟道中人,主角待遇啊。

關於司馬徽和司馬懿的關係,雖然都是司馬,多半祖上有點關係吧,這個時代的同姓中人,基本上都能扯上點關係。

但是你要說兩人關係有多近,那就是扯淡了。

一個是潁川司馬,一個是河內司馬。

即便祖上是同宗,到現在那也是非常遠了。

不過,透過司馬徽認識一下河內司馬倒也不是不可行,潁川和河內的距離可是不遠,相鄰的兩個郡呢。

害,再說吧,先把司馬老爺子搞定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