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立襄陽以北伐(第1/2頁)
章節報錯
“為何?”
襄陽此時還不是後來的州治襄陽,完全比不上江陵的。
陳元說道:“主公,江陵乃荊州州治,豪強匯聚之地,如果我們入江陵,必然會受到諸多豪強的掣肘,行事有諸多不變,反倒不如先駐紮在襄陽,以襄陽之地為根基,剷除南郡境內宗賊,一來震懾南郡豪強,二來也好練兵。等到宗賊平定,到時主公挾兵威入江陵,誰敢不服?”
還有一個目的,陳元並沒有說出來。
他覺得,江陵太過偏南,不利於將來的北伐。
所以,在陳元的心目中,日後的州治肯定要搬到襄陽來。
不但有利於接受流民,更有利於將來北伐的。
劉備若有所思。
陳元此舉完全沒有想按照歷史上劉表那種方法來平定宗賊。
劉表是怎麼做的?
他讓蒯越派人誘請宗賊五十五人赴宴,將其全部斬殺,一併襲取他們的部眾。
這種方法會讓其他的宗賊不服的。
因為你採用的這種手段太過骯髒了。
而且,蒯越之所以會幫助劉表,那是因為劉表捨棄了大量的利益給蒯家和蔡家。
說白了就是劉表與荊州豪強妥協了。
所以,後來荊州的局面就是劉表與荊州豪強共治荊州。
這導致了什麼後果?
導致了劉表坐困荊州二十餘年,沒有走出荊州一步。
是劉表不想走出去嗎?
不,他想。
劉表要是沒有雄心壯志,他也不會單騎入荊州了,在洛陽做個北軍中侯他不香嗎,何必冒著生命危險一個人獨闖荊州呢?
既然有雄心壯志,為什麼沒有走出荊州去呢?
就是因為荊州豪強的掣肘了。
荊州豪強其實與江南淮揚那些豪強差不多,甚至蜀中豪強也很類似。
他們並沒有什麼一統天下的想法,能夠維持自己的利益即可。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這些地方多出了很多投降派的原因。
因為他們投降了,利益上受損不大啊。
反而是戰爭會讓他們損失更大。
換成是你,你也投降。
陳元必然不會讓劉備走劉表的老路子,那樣就要被困死在荊州了。
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守戶之犬。
雖然這個詞實際上是被拿來形容劉璋的。
但是就陳元看來,用在劉表身上一點也不違和。
因為劉表終其一生,也都在荊州這個地方打轉轉,沒有踏出去一步。
正所謂成也蒯蔡,敗也蒯蔡。
劉備聽了陳元的話,思量了一會之後,看向顧雍和戲志才:“元嘆、志才,汝二人以為如何?”
戲志才和顧雍聽了陳元的話之後,就在思考了。
此時聽到劉備如此問,顧雍率先開口了:“子初,如你所言,我等先駐紮襄陽,然襄陽人口稀少,糧草何寄?”
別說江夏黃氏,能夠騙的第一次,絕對騙不了第二次。
因為,只要劉備他們在襄陽亮出旗幟,江夏黃氏就會知道,張虎和陳生已經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