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城當年的確是去過高縣的,不過那會兒的高縣,代名詞就是:窮!

整個縣城,也就是一個破鎮子撐著,熱鬧的地方總共也不過兩條街,而且這兩條街怕是加在一起也不過才百來米。

現在聽聞高縣發展迅速,而且蘇小軟的親大哥還是高縣的一號領導人,顧明城自然也動了心思。

再加上小弟也是去過的,聽說他們的大外甥就是在高縣被人給救下來的,總得去看看才安心。

“父親,我想去高縣看看,順便再對那位霍長河先生道謝。”

顧老先生點點頭,他年紀大了,長途跋涉已經不適合他了。

二兒子願意去一趟也是好的,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只盼他能提攜子孫們多為國家做些事。

事到如今,顧老先生也看明白了,再讓二兒子重回國籍,這已經是很難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順其自然。

顧明淵也不打算再去了,他的身體一般,而且手頭上還有不少的事情要做,再停留幾天就要去滬市了,不可能一直在京都停留。

京都的那個商業城,顧氏負責的那一部分基本上已經全部完工,他這次過來京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親自再來驗收一下成果,也好跟上面有個交待。

蘇小軟的商鋪如今已經開始營業了。

除了一家快餐店之外,還有一家高階成衣定製店,也正在緊張地裝修中。

蘇小軟對於趙紅梅和小廖師傅的未來早有規劃。

服裝廠今年又進了兩名設計師,完全可以承擔得起服裝廠那邊的工作了。

蘇小軟計劃今年把她們都調到京都來,當然,還要擔任著服裝廠的設計總監的名頭,但是主要工作就會放在這家高階成衣定製了。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那位廖師傅,也會被請來坐鎮。

她要讓國人們都知道,他們國家,也是有著高檔定製的,並不是只有國外才有。

顧思康可是在騰縣用的午飯,之後又去了佳人服裝廠,在這裡只看到了一部分羽絨服的製作,他看得出來,現在蘇小軟正在加大羽絨服的庫存量。

“這些羽絨服要壓不少資金吧?”

蘇小軟笑了笑:“沒多少,你現在看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況且,我也知道庫存會有風險,所以我們的羽絨服並不是一直壓在自己手裡。”

顧思康愣了一下:“什麼意思?”

“除了國內的羽絨服之外,我們也接了幾筆國外的大訂單。其中,已經有將近二十萬件的羽絨服已經登船發貨了。”

海運的話,估計少說也要走上一個多月。

再加上對方那邊的一些流程,拿到貨後,差不多也得是兩個多月以後了。

之後對方再做各方面的準備、分配,差不多就可以上市了。

“可以透露一下嗎?”

蘇小軟沒說全:“我只能說,加國那邊進口了大約八萬件,而且是男女款都有,再有其它的貿易來往,我暫時不方便透露了。”

顧思康十分理解地點點頭,畢竟是涉及到了商業上的事,蘇小軟謹慎一些也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