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那裡聽了蘇國安的想法後,也覺得可行。

別的不說,謝文自己就是從省城來的。

雖然是省城,不代表了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十分輕鬆的。

大部分人,都還是很節省的,而且現在各種物資緊缺,鄉下人看著不起眼的東西,城裡人未必就不需要。

應該說,城裡人需要,卻沒地兒買。

這些東西都是手工編織,原材料又是現成的,城裡人去供銷社買,這東西也是不要票的,比買個什麼搪瓷盆之類的可容易多了。

謝文這裡透過了,那很快就在公社的會議上進行討論了。

同時,謝文也跟家裡那邊通了電話,想著藉助於家人的人脈,幫著多打聽打聽。

另一邊,蘇小軟和霍雲霆也一起去了縣裡,正好,顧達也在。

當著外人的面兒,顧達對霍雲霆的態度就沒有那麼恭敬了,不好讓人看出破綻來。

“這個不難,我找人問問,最晚明天就能給你們訊息。哦,對了,你們手上現在有樣品嗎?”

蘇小軟搖頭道:“這些東西鄉下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都在用著呢,這東西別看不起眼,但是很經用,不容易壞的。”

顧達笑道:“好,那我聯絡一下,看看他們是不是能過來親自看看,親眼看到的東西,總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蘇小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當即就同意了。

正好,村裡的玉米也開始進入收穫期了。

大傢伙全都忙活了起來。

農忙的時候,蘇建業也不好自己一個人躲懶,天天也跟著下地割玉米稈。

高梁稈子在鄉下一般都叫秫秸杆,又細又長。

秫秸稈一般都有一丈來高,它的外皮像竹子一樣非常適合編席子。

先把秫秸葉皮剝去,然後在水裡浸泡一下,再用刀從中間破開,也就是一分為二或一分為四。

捆成捆壓到坑裡浸泡一下,再在地上揳個橛子,把劙刀靠在橛子上,拉秫秸幹,把瓤子刮掉,就成了秫米子,把秫米子放到平地上用石磙來回地碾,直到碾平碾軟,就可以開始編席了。

蘇國安把人員和各種活都安排地十分緊湊。

這邊有人割下來成捆的秫秸杆,那頭就有人用板車給拉回到了村裡頭開始做各種的準備了。

秫秸杆不僅可以編席子,還可以用到房頂上,可以說勞動人民的智慧,把一切能用得上的東西都用上了。

蘇奶奶也是有這方面的手藝的,其實她早先嫁過來的時候是不會的,還是後來跟著蘇爺爺學的,這麼多年了,這手也巧了,席子編地熟練極了。

編席要用一片平整乾淨的地方,如果沒有經驗可以按需要先在地上畫一個長方形的席子,多大的床就畫多大。

鄉下人一般都是按照自己家的炕的大小來編的。

而這一次,蘇國安特意強調了尺寸,暫時只編兩種。

一種是九十乘兩米的,這種用於單人床。

一般學校以及工廠的宿舍裡用的床都是這個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