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安集海高山牧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車隊回到村裡,頓時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第一個前來打聽訊息的就是老張頭,他今年還沒有去草甸,聽說安集海那邊的高山牧場很不錯,就動了心思。
秦西風乾脆就把感興趣的人叫到一塊兒,給他們詳細說了那篇土地的情況。從植被、氣候、地形地貌都介紹了一遍。
「如果夏季轉場想去那邊,最好是結伴同行,畢竟大家對新迴歸土地的不熟悉。艾合買,你把我手繪的地圖拿來,願意去的就領一張,可以當做參考。」
秦西風不會擔心他們會迷路,這些人都是真正的牧民,前些年還過著半遊牧的生活。只要有明確的線路,他們就能走到。
那裡有幾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適合放牧的區域可不小,即便是整個村子的畜群都過去,互相之間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就像是一把豆子灑進了水塘裡,根本打不起什麼水花。
到目前為止,迴歸的土地還只是向瓦爾希姆杏花村開放,別人想去暫時還去不了呢。之前村裡的人都在觀望,現在知道了確切的訊息,包括老張頭在內的很多人都打算今年夏季轉場去安集海。
剩下的事情就不用秦西風操心了,艾合買就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回來休息了一週的時間,他在瓦爾希姆牧場,召見了孫東以及天然牧業的管理層、餘蘭、趙飛揚、蔡友明、杜曉燕、姜浩等人,大家在一起開會討論了關於新建「安集海高山牧場」的事情。
「老闆,這件事我是支援的。但目前有一個最大的困難,那就是今年咱們各牧場的奶牛數量要上規模,再新建一個牧場,種牛場那邊的產量就跟不上了。杜場長,你說呢?」
餘蘭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同時把杜曉燕也拉了出來。
杜曉燕很無奈的說道:「餘場長說的是實話,種牛場今年真的沒有能力顧及新牧場,除非新牧場從外面引進奶牛。」
趙飛揚和蔡友明以及姜浩也是同樣的觀點。
孫東想了想說道:「新建安集海牧場沒有問題,從資金、技術到人員咱們都不缺,而良種褐牛的緊張狀況也是暫時的。我覺得可以這樣,咱們去考察一下,然後回來再繼續討論。」
「孫總說的有道理,都先去看一看。安集海牧場的情況比較特殊,前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建設週期可能遠超大家的想象。」
秦西風沒有多說,安集海牧場的建設應該是公司到目前為止最大的一個專案。他沒有獨斷專行,而是打算發動大家群策群力,最終形成一個共識。
第二天。
一群人乘坐清一色的越野車,前往安集海。玉山江、艾合買和另一名巡邊隊員開著兩輛卡車和一輛貨櫃車跟著在後面,車上裝載了大量的物資。
故土迴歸之後,那片土地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一片空白,沒有物資的保障,這些人的實地考察工作就無法順利進行。
光靠阿斯提尕他們的營地,根本接待不了這麼多的人。
秦西風本人沒有去,他留在了村裡。這次考察活動有玉山江和艾合買給大家當嚮導,肯定會萬無一失。他對於那一片土地的情況已經瞭解的很透徹,不必再跑一趟。
五天後。
考察人員迴歸,大家在柯爾克牧場繼續開會討論。
「老闆,那真是一片美麗富饒的土地,自然條件優越,我建議在那裡建設一座至少擁有10萬頭奶牛的高山牧場。」
這一趟出行,讓每一個人都感到很震撼。
那裡不僅自然條件非常好,而且很適合養殖柯爾克褐牛。像趙飛揚、餘蘭、杜曉燕等人都是這方面的技術專家,什麼地方適合養殖什麼樣的奶牛品種,去看一看就心裡有數。
考
察活動結束之後,大家達成了共識,安集海高山牧場肯定要建,而且規模不會小。所以,會議剛開始,孫東就代表眾人表達了這個觀點。
「既然你們都看好這個專案,那麼就可以立項了。我說說我個人的想法,那片土地目前的基礎設施幾乎全都是空白,只有一條低等級的道路貫穿始終。
所以,今年我們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手續問題不用考慮,到時候可以和有關部門進行協商。但選址之後,電力、通訊以及道路的問題就迫在眉睫。」
秦西風的想法很現實,今年立項,主要做專案前期的工作。沒有電力供應怎麼施工?就更別說以後的生產生活了。
「老闆,專案計劃書、實施方案由公司來做,和有關部門的協調我去。不過,爭取市裡和縣裡的政策支援,恐怕就得麻煩你親自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