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連隊的請求(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建軍這次簽訂的長協,還是有亮點的。
其中有兩條,成本價兜底和成本價限制。具體來說就是,當鮮奶原料的價格跌破了當期社會奶牛飼養的平均價,雪嶺乳業將以不低於平均價的價格收購。
與之相對應的,當鮮奶原料的價格上漲、超過了生產企業當期的平均綜合成本,養殖場將以不高於成本價的價格銷售。
一條是兜底,另一條是限價,充分照顧了雙方的權益。
“是啊,建軍做事還是很穩妥的。”
古麗丹微微一笑,回過頭來看,和雪嶺乳業簽訂長期供貨協議真的很合算。
但再怎麼合算,鮮奶價格的大跌也已經成為了事實,養殖奶牛的收益也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想到這兒,古麗丹剛剛好一點的心情,又有些沉重。
“不要緊的,熬過這個不景氣週期,就會迎來大的發展。等價格跌無可跌了,你們可以多購買一些良種褐牛,為下一個景氣週期做準備。資金好辦,到時候你們去找建軍,讓他幫你們想辦法貸款。”
秦西風和古麗丹心靈相通,馬上就知道了對方的所思所想。
他寬慰了古麗丹幾句,特意強調了有困難可以去找王建軍。隨著原料價格的下跌,雪嶺乳業的業績必然會一飛沖天,絕對有能力幫助合作社。
至於王建軍會不會答應?他覺得應該會。對方處心積慮要構建多渠道的供應體系,不可能一毛不拔。合作社的養殖場發展壯大,符合雪嶺乳業的利益。
古麗丹這才放下了心思,決心好好研究一下所謂的行業週期。
幾家歡樂幾家愁。
中午吃過飯,孫東就來到了秦西風的家裡。
“老闆,雖然我們做好了應對的準備,但眼睜睜看著利潤縮水,我這心裡那叫一個痛啊!也不知道這一波鮮奶價格的下行週期會持續多久?”
孫東先向秦西風彙報了近一段時間的工作情況,最後忍不住感慨了一番。
“哈哈,孫總,你這是好日子過慣了,剛開始過苦日子就叫苦連天。咱們不是趁著價格在高位的時候,全部淘汰了一代褐牛嗎?這部分的收益能彌補今年鮮奶價格下跌的損失。我估計,公司今年的業績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至於明年,咬咬牙就挺過去了。”
秦西風自己倒是很樂觀,反正天然牧業不可能賠錢,只不過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他想得開。
公司從很早就開始做準備,趁著價格高企的時候,忍痛淘汰了所有的一代褐牛。現在看來,當初的決定是無比的正確,時機把握的剛剛好。
“利潤率大幅下降,只能透過增加營收來彌補。好在所有的三代褐牛都已經進入了生產期,公司總體的鮮奶產量不降反升,明年的業績倒不至於很難看。”
四代褐牛全部出生之後,經過篩選的優良品種(母牛犢)被種牛場買走,其餘的公牛犢和淘汰牛犢,則由各牧場直接賣掉。
目前,四代褐牛正在種牛場進行育成,兩年左右的時間可以進入到生產期。
另外,二代褐牛、三代褐牛經過短暫的修養,又會進入到懷孕週期。總之,奶牛不是在懷孕的路上就是在待孕的路上,週而復始不停歇。
隨後,天然牧業旗下的各牧場就要開始逐漸淘汰二代褐牛甚至是三代褐牛的一部分,繼而全部採用遺傳特性完全穩定的三、四代褐牛,也就是所謂的“西域褐牛改良型”品種。
育種的工作前期慢,後期會越來越快。
“所以,我說孫總,你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不說別的,以後光是賣牛就能有一大筆收入,畢竟咱們牧場的承載力是有極限的,多出來的部分可都是錢啊。”
秦西風的樂觀情緒也影響了孫東,對方聽完不禁笑了起來。
現在奶牛的行情不好,但牛肉的價格還可以,淘汰的四代褐牛小牛犢,都被人家當成了肉牛買走了,也不虧。
兩人在屋裡聊了一會兒,就動身去了瓦爾希姆牧場。
瓦爾希姆牧場講過升級改造之後,牲畜的承載力大大加強。由於實現了智慧化養殖,員工的人數並不需要大幅增加,實際上降低了生產成本。
牧場以前產奶的主力是一、二代褐牛,現在變成了二、三代褐牛,總數量還有所擴大。
“老闆,牧場現有生產期的褐牛共計14000頭,數量增加的不多,但鮮奶的出產量卻有了明顯的提升。改良後的褐牛產奶量提高了15%到20%,出肉率提高了18%,效益很明顯。”
蔡友明告訴了秦西風和孫東一組資料,這是品種改良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