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緊迫感(第1/2頁)
章節報錯
翌日。
秦西風一家三口返回了村裡。
大采購回來的物品開始分發下去,亞提剋夫婦有份、古麗丹的父母有份,就連阿斯提尕和古蘭丹姆都有份。現在家裡幹活的人少了,秦西風打算再增加兩個人手,他的心裡已經有了目標,估計最近就可以上崗。
晚上吃飯的時候,他和古麗丹聽亞提克說了才知道,他們去市裡的這幾天,杜曉燕再次來到了當地,繼續呂英的課題專案。
今年以來,已經有很多的褐牛“二代”出生,這些褐牛幼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大部分都是採用了育種站的冷凍種源、人工授精成功後產下的。
當然,還有一部分幼崽是自然繁殖產下的幼崽,父系和育種站的種牛沒有任何關係。
第二天中午。
秦西風和古麗丹請杜曉燕到家裡吃大盤雞,這次從市裡回來,他倆還帶了十幾只三黃雞回來,就是想換換口味。
而秦西風現在做的大盤雞是一絕,用古麗丹的話說,就這水平,完全可以起省城開店,保管門庭若市、財源滾滾來。
“好吃!西風,你這手藝怎麼練出來的?妥妥的大廚水平哦。”
杜曉燕一邊吃,還一邊誇讚。這個妹子有個特點,說話好聽,有事沒事先捧你幾句。
秦西風就喜歡聽她說話,聽著就高興!
“他有這方面的天賦,一般人可比不了。來,曉燕,多吃點。他負責做菜,咱們負責吃,吃好了多誇他幾句就行......”
古麗丹在一旁捧跟,吃東西的速度絕對不比杜曉燕慢。
秦西風聽的開心,他可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對方說的都是實情嘛。等幾人都吃飽喝好,他才問道:“曉燕,你這次來,課題專案有沒有進展?”
有了褐牛二代樣本,杜曉燕的工作量就陡然增大。這些觀測樣本需要進行評估,評估父系樣本的遺傳特性,以及幼畜樣本的優缺點。
做完這項工作,接下來才是優秀褐牛二代的篩選。篩選出來的褐牛二代要進行再次培育,直至從其中篩選出適合做種牛的樣本。
後續就是等待褐牛“三代”的出生,同樣的工作再來一遍。
所以說,育種工作很繁瑣且需要很長的時間。比如像西域褐牛的品種定型,大概用了50年以上的時間,然後這個品種才被大家所認可。
好在課題專案沒這麼麻煩,三代能篩選出優質的種牛,就是勝利。至於培育奶牛新品種,還需要更多的年頭,暫時就不討論了。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西風,我總覺得自己在做無用功。為什麼這麼說呢,育種站提供的一代優質種牛,其實就是最好的褐牛,一代一代的培育下去,未必會有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效果。
不過呂教授不同意我的想法,她認為課題醒目一直做下去,就一定能培育出更加優良的新品種奶牛。當然,我不是抱怨啊,工作我還會一絲不苟的進行下去的。”
杜曉燕其實就是在抱怨,畢業上班之後,她的很多想法都發生了變化。
怎麼說呢,呂教授或許太執著於新品種的培育了,以至於明明發現了金山,卻還要不停的往金山裡摻沙子,然後再進行篩選。
說不好聽的就是脫那啥放那啥....多此一舉。
經過比對分析,育種站提供的冷凍種源非常優秀,二代幼畜在各項資料上完勝自然繁殖的其他父系褐牛二代。
而且,二代的幼畜終歸比一代差了點意思。
非常完美的遺傳特性展示,只有在育種站才能見到。二代褐牛能和一代褐牛比肩,那因為無論一代的種牛(公牛)還是母牛,都是秦西風提供的良種褐牛。
這部分褐牛是事件任務獎勵獲得的。
“嗯,育種工作急不得,需要長年累月的進行下去。大部分人窮其一生都無法培育出更加優秀的改良種牛,更何況培育出新品種呢?”
新品種的定義很嚴格,培育出來的種牛不僅要有優異的特性,還得與一代父系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如果沒有本質的區別,又怎麼能稱得上新品種?
秦西風也覺得還是慢慢進行改良比較好。
當然,呂英教授的課題專案僅僅是為了學術研究,不屬於育種工作的範疇,即便是走了彎路也不要緊。科學探索的意義正在於此......
但杜曉燕畢業之後,更願意做一些實事。
接下來的日子裡,她往育種站跑得更勤了,她的興趣都放在了“奶牛雜交育種技術”上,並和蔡友明一起努力並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