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5章 張好古與朱由校,互相成就!(第1/2頁)
章節報錯
徐光啟要去東北。
跟著一起去的還有宋應星。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農學院的一部分精英子弟,他們要在東北培育可以合適東北這個鬼天氣的農作物。
一旦真的就讓徐光啟成功了。
那麼,整個遼東就不再是苦寒之地,而是塞外小江南。
那個時候,東北可以帶給更大的糧食收穫。
別人不知道,張好古還能不知道麼?
那可是黑土地啊。
“去遼東?”
內政處
朱由校不由得微微一愣,忍不住道:“這好好的要去什麼東北?”
坦白說,朱由校對徐光啟印象很不錯。
這工部尚書說是徐光啟,其實是朱由校,當然,有些時候也會是張好古,畢竟水利工程,一些基礎建設朱由校也未必就懂。
很多事情還是讓張好古來操刀。
真正讓朱由校印象不錯的是,這傢伙,是真的辦實事兒的,他是真的會認認真真的去耕田,而且,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農作物生產的。
這小老頭居然真的在北方弄出來了水稻,而且這個產量還不是很低的樣子。
培育更加優良的種子,讓這些農作物漸漸的適應酷寒的天氣。
至於雜交水稻。
這兩年倒是弄出來了一點眉目,結果,今年來了一場大分離,可謂是功虧一簣。
但是,失敗了也好,張好古就跟一群人繼續總結經驗。
失敗個幾百次,幾千次,總是會有成功的時候。
只要成功一次,只要這個理論基礎有了,那麼,後面就是按部就班的進行慢慢的推進了。
除此之外,就是化肥。
張好古自然是沒有能力大規模的弄出化肥工廠的,不過,土法造化肥還是沒問題的,這些化肥生產出來,也主要是放在試驗田使用。
看看,在使用的過程當中,會不會存在使用方法的問題。
一旦出現了就需要及時改正。
兩個核心的東西。
一個是硫酸鈣,另一個就是過磷酸鈣。
這硫酸鈣倒也好辦,直接露天開採就行,多為山坡露天,臺階式採礦,國內絕大多數石膏礦山採用手選法,有的礦山生產礦石不加任何選別,採出礦石即為礦產品。將天然石膏礦除淨雜質、泥土經煅燒磨粉而成。
硫酸鈣和糞便結合,過磷酸鈣就是需要磷礦和硫酸。
目前,硫酸雖然可以生產,但是都是小規模的生產。
主要採購方還是徐光啟的試驗田。
“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