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6章 開天下先河,創古今之新!(第1/3頁)
章節報錯
“朝廷推行新政,天下承平,萬民為國效力,應一視同仁...”
“今念天下尚無專為女子開設之學府,金陵為南都,為南直隸,應嘗試開辦一所培養女大夫的醫所,開天下之先河...”
得到回信的汪文言不敢怠慢,當即讓吳縣縣令著手辦理此事:“崔縣令啊。”
“下官在。”吳縣縣令崔文禮連忙上前。
汪文言笑道:“本督將本省這段時間的清理結果上報朝廷,朝廷對本省的行動非常滿意啊。”
“尤其是你吳縣,有一個身在勾欄卻心懷家國大義的董憐兒,還有個仁醫聖手的李倩倩,元輔知道後,覺得可以立做一個典型。”
崔文禮明白了,這總督大人特意招他來,原來是為了這事,元輔重視吳縣,這是好事啊!
當即崔文禮就說道:“請總督示下,下官該如何行事。”
汪文言說道:“元輔想要在這江南,開辦一所培養女大夫的醫所,這個地點,本督打算放在吳縣,你可明白?”
崔文禮眼前一亮:“下官多謝總督大人,此事下官回去即刻就辦!”
汪文言點了點頭:“所需錢財,你報上帳來,這是朝廷的意思,不會讓你吳縣獨自承擔。”
崔文禮則是說道:“總督大人,吳縣查抄了勾欄之所,所餘財貨正是用來發展民生,如今承辦一所醫館,何須省裡出錢,吳縣承擔得起。”
汪文言沒再多說,而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回吳縣的路上,崔文禮就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那是元輔的要求,而總督大人又直接找上了他,顯然是因為李倩倩和董憐兒在吳縣,那麼這醫所由何人開辦就不言而喻了。
回到吳縣後,崔文禮親自找上了李家小姐,請她開辦一所專門教導女大夫的醫館。
揣摩著上面大人物的想法,崔文禮說道:“李小姐有所不知,朝廷知曉吳縣有你這樣一位仁心聖手的女菩薩,元輔對你是讚賞有加啊。”
“如今朝廷更是打算在吳縣開辦一所醫館,專門培養女大夫,這可是莫大的榮耀,本縣思來想去,這醫館的山長,唯有李小姐你合適啊。”
“還請李小姐放心,這開辦醫館所需的錢財,縣裡出了。”
聽著自家縣尊這麼說,李倩倩還有些遲疑:“朝廷厚愛,民女誠惶誠恐。”
“朝廷若有吩咐,民女力所能及之事絕不推辭;但這開辦醫所,教導女大夫,恕民女直言;民女醫術乃是家傳醫術,並非什麼名醫所傳,沒什麼值得稱道的;更何況民女也無教導學生的經驗,這若是把朝廷的要事辦砸了,民女就萬死難辭其咎了。”
崔文禮連忙說道:“李小姐先不要推辭,聽本官說。”
“小姐雖然沒有教導學生的經驗,但董憐兒在這不是學的就不錯麼?董憐兒初通醫理都可被小姐教匯出師,足以見得小姐有這個能力。”
李倩倩解釋道:“那是憐兒本身聰慧,和民女的教導關係不大。”
崔文禮笑道:“這麼和小姐說吧,朝廷之所以有意開辦這個醫所,完全是因為小姐你和董憐兒這個好例子擺在這。”
“總督大人的意思呢,是非常看好你的仁心善舉,這李家醫術總是要發揚光大的,如今朝廷有這個意思,總督大人也支援,小姐您開設一所醫館,教授女子們醫理,也是給天下女子一個出路,一個保障不是。”
“有朝廷支援,李家的醫術可以發揚光大不提,再次進入太醫院也未嘗不可啊,到時候,李小姐你不也光耀李家門楣了?”
“而且這女子學了醫理,日後照顧病婦,孕婦,也少了諸多煩惱,此乃大善啊。”
“這是朝廷的好意啊。”
李淺淺聽了崔文禮的勸說,沉默片刻說道:“縣尊說的在理,民女若是再拒絕,便是不識禮數了。但家傳醫學,若輕易外傳,那民女便是不孝,縣尊不妨讓民女與家父商議一番。”
崔文禮笑道:“這是自然,李小姐好好想想,本縣還要去找董憐兒說一說。”
找到正在紡織廠裡給女工看病的董憐兒後,崔文禮將來意一說,董憐兒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既然是朝廷意思,民女絕不推辭。”
崔文禮連聲叫好:“好,好,董小姐果然心懷朝廷,這開辦醫所的事,就拜託董小姐去做個說客了。”
回到縣衙後,崔文禮也在思索,朝廷為何這個時候要開辦一所專門培養女大夫的醫所,這其中有何用意嗎?
還是宮裡缺少好大夫?
實際上吳縣縣令猜的不差,宮裡還真缺醫術好的女大夫,全是男大夫給宮裡人看病,男的還好說,像是皇后娘娘等,那就不得不考慮尊卑和男女之別了。
若宮裡多幾個女大夫,自然就好辦的很。
而且這件事還不僅僅如此,這也是張好古為後面大明的男女一同入學,一起工作,乃至後面同工同酬打個基礎,讓天下人有個準備。
李倩倩和自己父親說了此事後,其父也很支援:“倩兒啊,朝廷看得上我們李家,那是我們李家天大的榮耀啊。更何況朝廷特意將這件事交給你來做,那是看重李家,這是李家的機緣啊。”
“更何況日後若宣傳起來,我李家醫術可名揚天下,你我父女二人就無愧先祖了。這醫術雖為祖傳,但醫術是用來治病救人,並非敞帚自珍,若是朝廷真打算以我李家醫術為根基,發揚新派,救治天下,那就是功德無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