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8章 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罪!(第1/3頁)
章節報錯
是的,天時,地利,人和都在張好古這裡.這不是張好古自大,而是在路上就思索過的.
安南需要急切拿下雲南防止朝廷大軍抵達,而云南多山的地形對安南的大軍來說前進並不容易,畢竟從外面打進雲南和從內地抵達雲南不一樣,不然朝廷不是白花費力氣修築道路了?
而安南蠻兵燒殺搶掠,雲南百姓家破人亡怨氣沖天,這個時候張好古只要抵達雲南,雲南的百姓就會自發地聚集在張好古身邊.
至於沐家?
沐家可能以為他能左右戰局,甚至一邊要挾朝廷一邊要挾安南,但他們在雲南待得時間太久了,對朝廷的瞭解太過於表面了.
他們甚至不知道眼下朝廷究竟是怎麼作戰的,朝廷究竟有多少種火器,多少種器械,他們拿什麼對抗朝廷?
憑藉雲南的群山峻嶺?
若雲南的群山峻嶺抵擋得住大軍,那雲南的蒙元怎麼被打跑的,成祖時期二十萬大軍入雲貴徵安南又是怎麼來的?
在人力面前,群山峻嶺算什麼?
當年始皇帝修直道,建馳道,挖靈渠,命五十萬大軍南下,群山峻嶺,密林大澤,毒瘴蛇蟲擋住始皇帝的大軍了沒?
眼下,沐家自以為的雲南群山峻嶺也擋不住朝廷的大軍!
三日籌備,南京大營內的三萬大軍整裝待發準備出征,考慮到江南之地需留有可用兵馬,此行三萬大軍為新老各半,採用老帶新的方式在行軍路上繼續訓練新兵,保證在抵達雲南時,三萬兵馬具為可戰之兵.
在南京城外,三萬大軍排開陣勢,雖然僅有三萬人,但還真的擺出了三十萬的架勢,虎蹲炮\子母炮\大將軍炮\火龍彈等火器一字排開,萬餘騎兵列陣,加上那一面面迎風招展的山河日月旗,大軍肅穆,戰馬銜枚,將出徵的肅殺之氣與大明新軍的威武展現的淋漓盡致.
圍觀大軍出征的人群更是忍不住嘖嘖讚歎:"真不愧是王師出征,氣象非凡,氣象非凡啊!"
何為王師?大明的軍隊就是王師!王師出征乃平四夷,討不臣,弔民伐罪.
張好古策馬從大軍面前行過:"出征!"三萬大軍變幻陣勢,列隊出征.
大明天啟十年四月初五,立夏,王師出征,南下.踏踏踏踏...
三萬大軍,長途出征,自然是要保證將士們的體力的.
為了確保能以最短的時間抵達雲南,三萬大軍將會坐船而上,抵達廬州,在廬州休整後,再南下前往雲南.
總之,戰馬是能不騎就不騎的.
三萬大軍,其中萬人為騎兵,餘下兩萬為步卒,而這萬人騎兵中,還有三千是張好古從京師帶來的三千營騎兵,這些北方騎兵想要適應南方環境還要有段時間,張好古也和黃得功\韓耀威等人籌畫作戰.
京師三千營指揮使趙玉琪此行也隨張好古一同出征,眼下他與黃得功,韓耀威一起在張好古乘坐的戰船上,四人看著西南的輿圖.
"本閣雖是領兵出征,但與敵作戰的,還是諸位將軍,戰陣之道,本閣雖懂卻不甚精通,諸位將軍儘管暢所欲言即可."
張好古很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水準,因此他只需要懂,但不需要精通,畢竟他不是親臨一線指揮作戰,他的職務可是督師.
只要做到懂,不至於被手下人誆騙就足夠了.
黃得功看著這幅西南的輿圖:"回元輔,這西南之地,多群山峻嶺,道路崎嶇,大軍行進頗為不便,進入雲南之後,大軍恐怕要適應一段時日,需備好解暑,解毒的草藥才是."
張好古點了點頭:"這是自然,大軍之中不缺大夫,雲南多蚊蟲毒瘴,清熱解毒的湯劑自是不能缺,大軍若在雲南紮營,也需注意防範毒蟲,草藥灰燼與硫磺都需鋪撒."
趙玉琪又說道:"元輔,這西南之戰,騎兵用到的機會並不多,雲南平原不多,一旦用到便是決戰,末將以為,騎兵不可先用,不如一開始就藏拙,等待機會,一擊斃命."
張好古對趙玉琪這話還是認可的:"繼續."
趙玉琪繼續說道:"雲南與蠻兵作戰,以步卒為主,然我軍雖多為南方步卒,對西南環境卻缺少認知,還需當地輔助才是."
張好古微微頜首:"嗯."
眾將討論完後,黃宗羲將其整理成冊,這些都是將軍們的對此次作戰的思路方陣,需要留備遞交京師的.
眾將散去,張好古看著整理文案的黃宗羲忽然問道:"黔國公府,可留否?"
黃宗羲愣了下:"元輔,您不是已經.."
張好古搖了搖頭:"本閣並不確定沐家是不是真的勾結了安南,本閣只是做出這個假設."
"如今沐家和雲南土司以安南蠻兵入侵為由,拒不出兵,要挾朝廷,很難不讓人懷疑他們到底坐著什麼打算."
"本閣也只是未雨綢繆罷了."
"若沐家束手就擒,說明他們並沒有參與安南之事,只是不甘心失勢,那最後不過是懲戒一番,朝廷也不可能把所有開國國公都除掉,這個道理,太沖你可明白."
黃宗羲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