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也是來撥亂反正的?"木衛明一句話可是讓對面的兵馬愣住了.

頓時,對面的人也反應過來,這也是收到朝廷告示決定投降的.大家原來是自己人啊!

頓時,雙方劍拔弩張,緊張不已的氣氛消弭於無蹤,兩撥人湊一塊再一看還是熟人,這氣氛立馬就親切熱鬧起來.

對面的校尉也是沐家的旁支,如今也改名了,人家現在叫穆建平,姓是仿宋朝穆桂英的穆,表示自己一直是忠於朝廷的.

就這樣,穆建平,木衛明雙方達成一致,帶著兵馬就衝到了黔國公前,此時二人才發現,黔國公府已經被人圍住了,這是另外的兵馬.

原來,各部兵馬壓根就不想和朝廷開打,必死的仗誰願意去送死啊?

朝廷剛分了田地,這眼下不好好過小日子,老婆孩子熱炕頭,為了沐家一己私慾去送死,當老百姓傻啊.

幾方人一合計,立刻領兵衝入了沐家,頓時黔國公府內一陣雞飛狗跳,別說主家了,支脈那些不認識的他們也沒放過.

最後陳氏和宋老太太也被他們抓住,相比較五花大綁的陳氏,幾人對宋老太太還算尊敬:"老夫人,我們也是迫不得已,您就委屈委屈吧."

宋老太太看著眼前這些旁支的將領,面對這些明晃晃的刀劍,宋老太太卻是長嘆了口氣:"還好,沐家還沒算亡..."

翌日,郎平寧發現昆明城城門大開,一隊隊兵將走出城門放下武器,昆明城的守軍,降了.

"元輔,朗將軍來報,昆明城守軍撥亂反正,擒下沐家主家降了."

張好古點點頭:"讓朗將軍看好沐家主家所有人,不能讓他們死了,要讓他們好好活著."

"元輔,秦將軍來報,大理府各族百姓將士撥亂反正,所有勾結安南的土司都被擒獲."

張好古繼續批示:"命秦將軍進駐大理,將那些土司看好.""太沖,叫黃將軍來.""學生明白."黃宗羲立刻去找黃得功前來.

很快,黃得功進入大帳:"元輔,您找我."張好古點了點頭,示意道:"坐."

看著黃得功坐下後,張好古言道:"這安南,朝廷肯定是要化為行省的,如今雲南平定,安南也打下來了,本閣自然是要啟程回京的."

"這交祉需要人來鎮守,本閣鐘意你做這個交祉總督."

黃得功懵了,自己一個南京神機營指揮使,這就做到二品總督的位置上了?

"怎麼樣,願不願意為朝廷守住這交祉三千里河山?"張好古問道.黃得功當即起身抱拳:"末將必不負元輔厚望."

點了點頭,張好古繼續說道:"如今,這安南劃分南北,雖然朝廷的旨意還沒下來,但安南化為交祉已成定局,你務必要穩住交祉的局勢,不可讓交祉生出亂子來."

"有什麼事不需要親力親為,那些交祉計程車紳自然會給你效勞."黃得功說道:"末將明白."

點了點頭,張好古說道:"南京來的三萬新軍,本閣都給你留下.""去準備吧."

兩日後,督師行營開拔,趙玉琪領京師三千營的三千騎兵護衛督師行營返回雲南.

在回到雲南後,張好古論功行賞,遣散四川和貴州的兵馬,然後命秦良玉領白桿兵暫駐大理,郎平寧率軍駐紮雲南府,而田爾耕帶著錦衣衛看管那些土司和沐家人,督師行營走水路返回中原.

而此時的京師之內,黃立極和魏廣微正看著一筆筆開支皺眉.

這西南戰事一開,江南的賦稅錢糧優先供應西南戰事,沿途徵發船隻民夫押運糧草,各省兵馬護衛軍械,一船船的火藥,炮子,火箭被送到雲南.

大明在江南的武庫庫存如同流水一般花出去,眼下已經開戰兩個多月了,這花銷朝廷倒不是支撐不住,而是擔心還要持續多久.

張好古先前的軍報是一週一封,透過陸陸續續送抵京師的軍報,朱由校和內閣也知道了目前朝廷在雲南的軍事情況.

眼下張好古已經擊潰了安南的大軍,兵鋒都已經進入安南境內了,看樣子,張好古明顯不滿足於只退敵,他還想打安南!

可這一打起來,那就不是在雲南境內退敵那麼簡單了.

大軍的糧道一路延伸到安南境內,這沿途押運糧草器械的消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更何況安南不比雲南境內,後者是大明本土,大明有地利和人和,可安南卻是他國之土,大軍進去處處掣肘,這安南豈是好打的?

黃立極嘆了口氣,說道:"魏閣老,你看,元輔執意要打安南,說要效仿成祖之功,化安南為我大明疆土."

魏廣微很無奈:"那我們又能如何?"

"皇上已經言明支援元輔了,我們還能在這個時候反對不成?"

黃立極說道:"那就眼睜睜的看著他去打安南?這安南不比雲南,大軍要征戰多久?他眼下是提調了江南三萬兵馬,還有四川,貴州的兵馬協助."

"可大軍要是受挫呢,他是不是還要調集更多的兵馬,更多的錢糧?"

"成祖當年徵安南,前後動用了二三十萬大軍啊."

魏廣微搖了搖頭:"他要一意孤行,就隨他吧,安南多麼不好打,你我都清楚,讓他去碰個釘子也好,畢竟是他執意要打,到時候徒耗錢糧無功,看他怎麼和朝廷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