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報!急報!""雲南八百里加急軍報!"

驛卒闖入驛站內,立刻有差役從屋內衝出來:"哪裡的軍報?""雲南,八百里加急,速遞京師!"

看著筋疲力盡的驛卒和役馬,驛站內差役立刻將竹筒套在自己身上,隨後插好令旗,牽出一匹馬後縱馬飛奔出驛站.

八百里加急軍報,雲南一定出大事了!

就這樣,來自雲南的急報被一個個驛站快速傳遞著,日夜兼程,晝夜不息,六天之後終於抵達了京城.

"邊關急報!邊關急報!""雲南八百里加急軍報!"

差役嘶喊著,縱馬在京城寬闊的路面上賓士,聽到急報的路人紛紛躲避,然後看著差役縱馬衝向六部的方向,等差役遠去後,京城的百姓又湊到一起紛紛議論起來.

急報,難道是邊關出事了?"邊關急報!雲南八百里加急軍報!"

兵部的人看著差役,連忙扶他進來,從他身上取下竹筒後連忙送到內閣.

"元輔,雲南邊關八百里加急軍報!"

正在處理奏摺的張好古一聽,沒來由的眼皮子一跳,雲南邊關急報?雲南出事了!

開啟竹筒,揭開火漆,將奏報內容快速看完後,張好古看著魏廣微\黃立極\喬允升等人的申請,神色平靜無比:"安南扣關入侵了."

"什麼?!"魏廣微和黃立極一聽臉色就變了!安南的蠻夷扣關了!張好古收起軍報起身:"走吧,去見皇上."

砰!朱由校又一次發怒了.

如今大明橫掃漠南,調教遼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加之百姓安居樂業,眼看就是天啟盛世了.

可他前腳才去太廟祭告大明的列祖列宗,說天啟朝多麼多麼富裕,國庫多麼多麼充足,百姓生活多好,大明的軍隊多能打,眼看就是下一個永樂盛世,萬邦來朝.

可後腳,安南就扣關入侵了!"蠻夷小國,安敢殺朕臣民!""豈有此理!"

看著暴怒的朱由校,內閣眾臣紛紛俯身:"萬歲息怒.""息怒?!""朕怎麼息怒?!"

朱由校指著軍報,面容猙獰一副怒龍之相:"偷襲邊塞,悍然扣關,劫掠雲南,三府六司已經是白骨空城!"

"這是什麼?!""這是恥辱!""是大明的恥辱!"

喘著粗氣,朱由校伸手虛點著:"去旨給黔國公府,問問他們是幹什麼吃的,安南之兵都要打到昆明瞭還沒有一點反應!"

"還有那些土司們,他們又是幹什麼吃的?沒人報信,沒人點燃狼煙,就坐視一座座大明的城池被屠,若不是有人報信,怕是朕到現在都還被矇在鼓裡!"

一旁的魏公公看著朱由校如此動怒,連忙上前安撫:"皇爺,皇爺您可得消消氣,氣大傷身啊."

朱由校勉強平復下來,他現在只感覺自己的臉被安南打的啪啪響,恨不得當即就調遣兵馬去平了安南!

張好古也是說道:"還請皇上暫息雷霆之怒,眼下當務之急,還是雲南啊."

魏廣微則是反問道:"如今可從何處調兵?"

"眼下朝廷在南方,只有江南的三萬新軍,而朝廷在北方倒是有十一萬大軍,可除去甘陝,遼南,漠南,就剩下京畿之地的這四萬,如何調動?"

喬允升提議道:"如今草原已經趨於穩定,漠南各部族紛紛臣服我大明,草原上除了三萬新軍,還有六萬蒙古騎兵."

"眼下從草原上抽調一兩萬兵馬應該可以吧?"

黃立極嘆氣道:"唉,就算能抽調,從草原到雲南,萬里之遙,大軍沿途所耗錢糧不提,就算到了雲南,那也是數月之後了."

盧象升也是說道:"況且這南方不比北方,雲貴多山川,地勢險峻,群山疊嶂,多叢林毒瘴,北方新軍短時間豈能適應南方的群山密林,蚊蟲毒瘴?"

朱由校看了看魏廣微\黃立極\喬允升\盧象升四人,這四位閣臣說的都有道理,朝廷不是沒用兵馬,而是精銳眼下都在北方,防備著草原和遼東的皇太極.

從北方調兵去南方,千里迢迢不說,北方苦寒和南方溼熱的環境差異就能讓兵士水土不服,加上毒瘴毒蟲...

搞不好就和成祖皇帝第一次征討安南無功而返一樣.

想到這,頭疼不已的朱由校看向了張好古:"師父可有何看法?"

魏廣微\黃立極\盧象升\喬允升也是紛紛看向張好古,張好古可是大明首輔,在以往的戰和決策與國策上,基本上也都是張好古提建議,朱由校下決定.

如今似乎也只能看張好古的意見了.

張好古沉吟道:"安南悍然入侵我大明邊境,殘殺我大明子民,若朝廷熟視無睹無疑會降低朝廷在西洋諸國心裡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