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7章 大明和大清都要你死,卑鄙無恥的皇太極!(第1/3頁)
章節報錯
察哈爾部這次損失慘重,
帶出來的上萬兒郎折損了七千餘人,察哈爾部的頭人貴族傷亡了近一半,而依附察哈爾部的小部落頭人和部落兒郎也損失過半。
多爾袞不愧是滿清名將,年紀輕輕就有了幾分風采,帶著兩黃旗的馬甲兵從賽汗山下先是出其不意發起偷襲,隨後率隊追殺察哈爾部敗兵數百里,一直追到瀚海才停下。
經此一役,察哈爾部損失看起來不大,左右察哈爾部加附庸各部損失加起來也不過萬人左右。
但實際上呢?
察哈爾大汗林丹巴爾圖折了,察哈爾部近半頭人貴族折了,連帶依附察哈爾部的小部落首領頭人也折了近半。
這意味著甚麼?
這意味著漠南草原上,代表漠南蒙古主導地位的察哈爾部和察哈爾草原上出現了巨大的權力真空!
不僅察哈爾部和察哈爾草原上那些小部落會有內亂,就連帶其他地方,例如土默特部,鄂爾多斯部,阿速部,乃至如今已經被皇太極打的抬不起頭來的科爾沁部,都會去追逐漠南大汗的位置。
為什麼皇太極會認定林丹巴爾圖一死察哈爾部就不用擔心了?
還不是因為如今察哈爾部沒有人像林丹巴爾圖一樣有這樣的聲望可繼承汗位了?
在布延徹辰汗死後,林丹巴爾圖以長孫身份繼承汗位,從萬曆二十三年到如今天啟十年初,他擔任了二十六年蒙古大汗,他建察罕浩特為都城,力圖恢復蒙古榮光,除了拉攏漠南各部族支援他外,還對當時還是老奴統領的後金不斷開戰,同時與大明交好。
雖然他犯了很多錯,但他的的確確是在為了大蒙古而努力。
你可以說他玩的菜,但不能說他玩的不認真。
起碼在他為蒙古大汗期間,哪怕各部族不聽他的命令,但都是認可他為蒙古大汗的,而林丹巴爾圖在察哈爾部和察哈爾草原上也是深得人心。
無論是察哈爾內部的貴族頭人還是那些小部族,都認可他這個大汗,願意聽他的命令,追隨他的大纛和鳴鏑。
這也是為什麼林丹巴爾圖可以數次和後金開戰,哪怕打輸了依舊能維持內部穩定的原因,他敗給皇太極怎麼了?
他還可以拉出七八個萬騎來!
他又敗給了曹文昭怎麼了?
他依舊是蒙古大汗,察哈爾部依舊是漠南霸主,他林丹巴爾圖只要願意,察哈爾草原上還能拉出整個漠南最大的騎兵群來。
但他一死,漠南蒙古,就沒有他這樣擁有足夠威望可以穩住內部拉攏外部的人了。
所以皇太極才不想讓林丹巴爾圖活著,他死了,察哈爾部才能群龍無首,漠南蒙古才能亂起來。
而且不僅皇太極想讓林丹巴爾圖死,曹文昭也沒想讓他活著。
因為只要林丹巴爾圖這個蒙古大汗還在,無論是大明還是滿清,都無法在草原上得到有效的發展,可以說,林丹巴爾圖的死,一半緣由是滿清,但一半緣由,也賴他自己。
實際上察哈爾部和滿清的會盟,曹文昭一直關注著,畢竟大明可不想讓蒙古和滿清聯合起來。
因此在林丹巴爾圖和皇太極在賽汗山會盟時,曹文昭是一直跟著的。
為了防止蹤跡被發現,曹文昭只帶著千餘騎兵遠遠跟著沒有靠近,不過曹文昭已經做好了準備,如果林丹巴爾圖和皇太極會盟成功,他立刻準備發兵,哪怕巴連衲都四萬騎兵都打光了,他也不能讓察哈爾蒙古和遼東合盟。
可他都沒想到,皇太極在會盟時就把林丹巴爾圖給弄死了。
於是曹文昭全程觀看了多爾袞偷襲察哈爾部駐地,隨後衝下山的粆圖臺吉帶人反擊最後遠遁瀚海的全過程。
自始至終,曹文昭是一兵未動,他就這麼看著,看著皇太極和林丹巴爾圖的表演,直到這場大戲落幕。
眼看著粆圖臺吉帶著察哈爾殘部逃走,部將們有些蠢蠢欲動了。
“將軍,我們不趁機衝殺過去,把察哈爾這些人解決掉?”李昭問道。
曹文昭搖了搖頭:“眼下不到我們出兵的時候,眼下這種情況,估計朝廷也沒料到。如今察哈爾部大汗被皇太極襲殺,察哈爾部和遼東已經翻了臉,我們現在出手,只是給皇太極幫忙,讓他們回去,他們反而會成為我們的助力。”
“回巴連衲都,我們坐山觀虎鬥,本將還要擬道摺子給京師。”
回到巴連衲都之後曹文昭沒有片刻閒著,先是下令明威將軍趙廣利,廣威將軍韓武率各部在東巴連衲都駐紮警戒,監控察哈爾草原狀況,又是寫摺子給朝廷,請示朝廷的意見。
飛騎將軍報送抵京師後,這封軍報也是送到了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