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7章 天下必須有皇帝?我偏不許!(第1/2頁)
章節報錯
“孫閣老,何必如此呢?”
“你一死報先帝固然可以,但這幾萬無辜守軍和京師的百姓就非要陪你赴死?”孫承宗默默看了眼錢謙益,沒有說話。
錢謙益笑了:“不用這樣看著老夫。若是和外夷的國戰,無論是韃虜還是西夷,死戰不退的不只有你孫稚繩,還有我錢受之!”
“可你憑心而論,與大同黨的戰事,可是與外夷的國戰?可是亡國滅種之戰?”
“都不是,大明為中華,大同難道就不是中華?”
“都是華夏苗裔,且就如今來看,大同執掌天下,比大明更合適。老夫為的不是個人榮辱,是天下蒼生。你孫稚繩也許罵老夫,但這直隸百姓,絕對感謝老夫。”孫承宗還是不說話,錢謙益嘆了口氣:“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個人榮辱與天下萬民,究竟孰輕孰重。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啊。”與孫承宗談完,錢謙益出了小院,周圍幾個將士默默點頭行禮,目送錢謙益離開。
“錢閣老,孫閣老他?”史可法很關心孫承宗的情況,對這位一直默默守著大明東北,打造銅牆鐵壁的老將軍,史可法是很敬重的。
不僅僅史可法,曹文昭、方雲出這些大將軍最清楚孫承宗當時面臨的困境,因此才對這位老將軍格外敬重。
誰不知道眼下守京師是一死,但孫承宗就這麼做了,義無反顧的做了,所以才格外引人敬佩。
“讓他一個人靜一靜吧,這樣對誰都好。”錢謙益說道。史可法點點頭,也知道這是眼下最好的結果了。
“首輔什麼時候來順天?”錢謙益又問道。史可法說道:“首輔還要過些時日,這些時日順天府就拜託錢閣老了。我們這些人,總是不適合進城的,免得驚擾了百姓。”古往今來,哪支軍隊打贏了不是耀武揚威的進城誇耀武功?
至於劫掠,屠城更是比比皆是。但如今卻又一支軍隊,打贏了戰事,都打到敵人都城了,卻為了百姓不被驚擾而寧願在城外駐紮不去享受勝利果實。
這樣的軍隊不贏,誰又配贏呢?錢謙益尤為複雜:“大同黨能到今日,果然非比尋常,這些時日我就擔著順天府的擔子,你們儘管放心吧。”史可法笑道:“有錢閣老在,我們自然是安心的,不怕錢閣老您笑話,我們幾個,現在擔子也重。”
“直隸還沒有徹底拿下,我們也是一直提著心呢。”錢謙益沉吟片刻說道:“洪承疇,不是好相與的,他有大才,這亂世之中,可為一時柱石。”史可法說道:“是啊,是位大才,和這樣的大才交手,也是幸事。”二人不再言語,各自忙去了,錢謙益這一番忙碌也終於是重新回到了政壇上,他才五十七,他還年輕,他還想在朝堂上多幹幾年呢。
隨著直隸被大同黨拿下,西北的甘陝、山西、東邊的山東終於伴隨著直隸這一塊拼圖連線在一起,同時加上塞外的漠南漠北,還有遼東的三省之地,大同黨已經拿下一整片區域,進可攻退可守,佔據北方,居高臨下,戰略優勢非常明顯。
這個好訊息傳到沉陽後,百姓商賈自然歡欣鼓舞,最高興的還是大同黨人們,他們已經拿下了京師,大明的京師被拿下了,還有比這更令人振奮的好訊息嗎?
勤政殿外,張好古看著顧炎武指揮著侍衛和秘書們搬東西,忍不住笑道:“我說寧人啊,這可是我的辦公地方,現在我都進不去了。”顧炎武說道:“首輔,咱們馬上就要搬家了,這些東西都要裝箱帶走,您現在進去有什麼用啊。”張好古頗為無奈的笑了笑,扭頭看了眼朱七七和張承澤:“我們又要回京師了。”
“回去以後,我們還會搬家嗎?”張承澤問道,他對順天府的印象並不是特別深,相比起來,在沉陽這幾年正是他成長的時候,印象深刻。
“啊,大約是不搬了吧,應該是不搬了,起碼在順天,會待很長的一段時間,很長很長。”張好古說著,他也不清楚日後還會不會搬家,也許日後還要住到金陵去?
沉陽的大同黨中樞開始遷移了,在大同東北第二鎮的護衛下,大同黨中樞開始了往順天的遷移之路,沉陽的百姓紛紛出來相送,他們眼含不捨,卻也知道無法阻攔。
“首輔,你們一路上要小心啊。”
“首輔你們還會回來嗎?可別忘了我們啊。”
“首輔,沉陽可是大同黨的第一個家,您可一定要多回來幾次啊。”
“首輔啊,我們捨不得你啊...”張好古笑著,一一和這些百姓打招呼,他認得這裡面每一個人,做的一手好麵條的王掌櫃,把書當作命一樣寶貴卻都捐出來的李書生,雖然家裡沒什麼錢但一直髮奮上進在夜校讀書的趙鐵匠...都是樸素的百姓,都是一心向著好日子奮鬥的普通人。
這些芸芸眾生,就是整個大明的縮影,他們的日子過得並不好,但他們卻在努力的想要過得更好。
但凡朝廷憐惜百姓,但凡朝廷有心,百姓何至於流離失所,貪官汙吏不法士紳何至於飛揚跋扈。
天下皆苦,崇禎何德何能自稱萬民君父。一路行進,張好古沿途沒怎麼停留,但一直留意著沿途的一切,終於,經過跋涉,大同社中樞再次回到了順天府,回到了這座代表權力的都城之中。
京師城外,張好古接見了曹文昭、史可法、方雲出、韓耀威和周遇吉五位大將軍,和他們瞭解了直隸及中原的局勢,瞭解了直隸如今的變化,也知道了百姓的情況。
對這些大將軍的工作,張好古給予了肯定,並對下一階段的戰略作出指示,要求大同社軍方把下一階段的戰略目標放在江北,把崇禎徹底趕到長江以南去。
隨後,張好古稍作休整,就進入了京師。大明崇禎七年六月夏至,大同黨中樞首輔、大同黨中樞軍事首席張好古自永定門進入京師,大同黨中樞各部總長,大同黨中樞各位大將軍陪同。
剛進入永定門,張好古就看到了街道兩旁的百姓們,百姓、商賈、士子們舉著一面面小旗,呼喊著:“大同黨萬歲,張首輔萬歲!”呼聲熱烈,萬千百姓的高呼直衝雲霄,從永定門,到正陽門,再到大明門,沿途百姓商賈士子們都齊聲高喊著萬歲,那熱烈的歡呼聲,那萬眾景從的壯觀景象,讓所有大同黨人都感覺熱血沸騰。
跨越大明門進入宮城,這裡面守衛就多起來,第一鎮的兩協蹤跡一萬六千五百餘將士負責守護宮城和皇城。
一面面大同的赤旗飄揚,將士們穿著棉甲,手持火槍,槍口之上刺刀雪亮,將士們筆直戰力,一手持槍而立,右手握拳置於心口,目視前方,肅穆無比。
張好古帶著眾人從大明門一路走到承天門前,看著宮牆上的將士們,看著那一面面赤旗,忽然停住了腳步,半晌才笑道:“走吧,咱們進去。”進入皇城,這裡面已經沒多少太監宮女,大部分都隨著崇禎去了應天,少數留下來的也都是被拋棄的棄子,至於官員更是一個也沒留下,能跑的都跑了,生怕被大同黨給清算。
皇城之中,將士更多了,自承天門到奉天殿,沿途兩側全是持槍而立的大同將士,張好古騎著馬,一路到了奉天殿下翻身下馬,周圍的眾人也是紛紛下馬,一行人沿著臺階走到奉天大殿前,幾個將士推開殿門,將空蕩蕩的奉天大殿展露出來。
空蕩蕩的奉天大殿依舊威嚴肅穆,一根根蟠龍金柱,那大殿頂上的五龍盤鈕,以及那高高在上的皇帝龍椅...張瑞圖、盧象升、周進勇、袁可立、黃立清、袁應泰、譚勇、朱舜水、崔成秀、孫奇逢、左光斗、王大山、陳鴻道、汪文言、黃宗羲、顧炎武...一位位大同中樞的文官們。
還有曹文昭、方雲出、韓耀威、史可法、周遇吉、孫元化、戚元功、王林、韓武、黃化、張毅...一位位將軍們。
他們都靜靜的跟在張好古身後,看著張好古站在那三層階岸之下,默默的看著龍椅。
“不少人啊,希望我坐上去。”張好古忽然開口,聲音依舊平靜如水:“咱們一路上篳路藍縷,在東北開闢大同江山,走到如今,打下這直隸,拿下京師...一路走來算是順風順水,可莫要忘了,是什麼讓咱們順風順水,這龍椅啊,就讓它在這吧,一直在這,靜靜的看著就好。”說罷,張好古轉身:“罷了,來這也就是故地重遊,看完了,也就該走了,這皇宮再好,也和我們沒什麼關係。”看著張好古毫不留戀的離開,諸人互視一眼,也都紛紛跟上。
來到京師的第一夜,張好古沒有住在皇宮裡,他只是回到了曾經的三層小樓,重新住了進去,這裡才是他的家,至於那曾經奢華的國公府也好,恢弘壯麗的紫禁城也好,都不是他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