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天津,前有大明第一家股市開張,各地商賈雲集天津為天津帶來了短暫的繁榮,後有京津馳道修建在即,京津馳道司大筆大筆銀子撒下去購買土地,讓不少人都闊綽起來,眼下天津可比之前的時候繁花多了,不僅人多了,這手裡的錢也多了.

手裡有了錢,就可以給家人置辦幾身衣裳,或者是拿來購買些其他東西,這又進一步促進了天津的經濟,現任天津知府馮宜就開心的很,這經濟增長,人口增長,還有馳道落戶,這麼多的政績坐在頭上,馮宜這幾年的政績評個甲是綽綽有餘了.

連續兩次吏部考核評價為甲,他就穩穩的可以升遷了.

眼下已經是正四品的知府,只差一步,就可以邁入從三品了.

別看正四品和從三品就那麼一級,但這一級就是一道天塹,多少人倒在這一道天塹上.

別看正四品和從三品都穿緋袍,但正四品和從三品可不是一個級別,從三品意味著更多的機會,更多的選擇,更大的升遷可能,以及被皇帝和元輔看在眼裡.

這是一道無形的門檻,你看不見,摸不著,但他就在那裡,哪怕都是一府知府,正四品的知府就只是一個知府,而從三品的知府則意味著你已經進入大佬的視線中,是未來有希望進入六部乃至內閣的潛力苗子.

不過馮宜也很清楚,眼下很多人都盯著他呢,誰都知道眼下天津府只要落實了馳道一事就是拖拖的政績,誰不想要政績,誰不想升遷啊.

坐在衙門裡,馮宜翻看著最近的事務,看到馳道用地一項,他忍不住問道:"這馳道的用地,怎麼還沒解決?"

知事苦著臉說道:"楊家那塊地他們不願意賣,非要馳道衙門出三十萬兩銀子才肯出售."

"三十萬兩,楊家也真敢想,他們瘋了?"馮宜都不敢相信,楊家是喝了多少假酒才敢問朝廷要三十萬兩銀子的.

知事繼續說道:"大人啊,這楊家背景很深啊,馳道衙門那可是工部所屬,正三品的官,楊家絲毫不懼,這背後有人啊."

馮宜揉了揉眉心,楊家有沒有背景不去管,他是天津的知府,這馳道修不起來,他可是有連帶責任的,而他眼下想要處置楊家都不好處置,因為楊家壓根沒犯法,人家賣的不是農田耕地,而是林地,這是人家的地,人家要賣多少你沒法管啊.

但馳道衙門都規劃好了,眼下讓馳道衙門重新選址重新考量,那要耗費多少時間,浪費多少人力銀錢,這他也擔待不起啊.

正想著怎麼解決楊家的事呢,同知進來了:"大人,有京官來了."

"京官?"馮宜心裡咯噔一聲,這天津府的股市開市後,倒是有些京官的家屬來買過股票,但從來沒有京官親自來過啊,這些京官一個個恨不得鼻孔朝天,拿下巴看人,他們怎麼會跑到天津來?

該不會是因為京津馳道一事遲遲沒解決,工部來人了吧?"來人是何身份?"馮宜問道.

同知一臉緊張:"來人自稱是翰林學士,內閣通政參議."馮宜一聽連忙起身:"還愣著幹嘛,去迎人啊."

"不用如此麻煩,馮知府,在下已經來了."黃宗羲說著走了過來.

看著黃宗羲過來,馮宜上前說道:"不知上使駕到,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黃宗羲笑著說道:"馮知府,還請原諒在下這不告而來,不過請馮知府放心,在下前來,只為了查一些資料檔案,這是手令."

馮宜接過手令一看,眼睛一瞪,隨即將其摺好收起:"我明白了,王大人,你陪黃大人去調閱檔案."

一旁的同知連忙帶著黃宗羲前去調取檔案.

在查閱了黃家的戶籍檔案資料後,黃宗羲返回了京師,悄悄的來,悄悄的走,沒引起什麼風浪.

回到京師的黃宗羲將自己查閱到的情況告訴張好古後,張好古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嗯,太沖下去休息吧,來龍去脈本閣知道了."

黃宗羲下去休息沒多久,張瑞圖就來了:"元輔,我聽說京津馳道的修建卡住了?"

張好古有些詫異:"這事你從哪知曉的?"

張瑞圖笑道:"嗨,下面人聽到了一些流言,傳的有模有樣的."張好古抿了口茶:"京津馳道,的確出了點麻煩."

張瑞圖看了看左右沒什麼旁人,湊上前問道:"元輔,我聽下面人說,這件事牽扯到了那邊?"

說著,張瑞圖指了指南方.

張好古清楚張瑞圖是什麼意思,南方,指東林黨人.

眼下大明新黨強勢,佔據北方及江南等地,而東林黨人退居南方江淮等地的大本營,但眼下朝廷裡依舊是新黨和東林黨各半,因為新黨以北方為根基所以被稱為北邊,而東林黨老巢和成員基本都是南方人,所以稱為南邊.

張瑞圖這一點,張好古就知道張瑞圖有新的想法了:"張相有什麼打算?"

張瑞圖說道:"元輔,今晚不妨去我家坐一坐?"張好古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張瑞圖的想法.

晚上,張好古來到張瑞圖家裡,發現盧象升\徐光啟也在,這下張好古有些好奇了.

張瑞圖在新黨裡不算三號那也是四號人物,能把盧象升和徐光啟找來倒也不奇怪,但看著這場聚會,張好古就感覺,張瑞圖可能要玩次狠得.

"長公啊,你把子先和建鬥都找來,是謀劃什麼呢?"張好古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