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中,朱由檢在大發雷霆他認為自己是被張好古給羞辱了開玩笑,自己堂堂大明的皇帝,還需要張好古教自己怎麼治國嗎?

」你們都給朕說說,難道朕還需要張好古教朕嗎?!」

猶是氣不過的朱由檢直接看向了自己的內閣大臣們。

內閣首輔錢謙益,內閣次輔孫承宗,內閣大學士溫體仁、劉鴻訓、喬允升、楊昌嗣施鳳來這些人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愣是沒有一個敢作聲的。

陛下你到底會不會治國,難道還要我們說出來嗎?

張好古什麼段位,陛下你什麼段位啊。

一個倔的黃銅幹嘛還要跳起來去打最強王者的波稜蓋啊。

論治理天下,大明這二百六十多年的歷史裡,能與張好古比肩的有幾人,人家可是真的上馬治軍下馬治國,一手搞吏治一手抓軍事同時還能發展經濟穩定民生。

至於我們的崇禎皇帝朱由檢,那隻能說自信是有的,有自信是好事,但自信過頭了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而崇禎皇帝還正在氣頭上,看著群臣不說話,他更惱怒了:」朕當初還是個皇子的時候,有師傅說朕不通軍略,不知如何治國只能當個安樂藩王。那時朕只是個皇子朕認了。

朕的兄長繼位,朕為親王時,儘管朕憂國憂民,可朕當時只是親王,朕的文章論述被兄長說不可為君,勉強可當個盛世王爺。兄長之言,朕也認了。」

可現在,朕已經位登九五,乃是天下至尊,大明的皇帝,難道朕到了如今這個份上,還不知道該怎麼治國,怎麼治理天下嗎?!「

錢謙益等人啞然了。

像這種官做的越大就感覺自己懂得越多的蠢貨不少。

不過真覺得自己官爵地位上去了,就什麼都懂了,那最後鬧出什麼笑話都不奇怪。

哪怕是錢謙益,到了內閣首輔的位置上他都沒感覺自己什麼都懂,反而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懂,越是身居高位越是戰戰兢兢。

但轉念一想,有個這樣的皇帝,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起碼大家更好糊弄了。

因此眾人齊齊拜服:」陛下聖明,唯陛下可作威作福。」

嗯,皇帝您說什麼我們都應和,看在我們這個賣力當捧眼的份上,國庫裡的銀子多分我們一份不過分吧?

而朱由檢見群臣都附和自己,更覺得自己本事足夠了,當即就下令:」既然如此那就厲兵秣馬,朕要練出一支虎狼之師,然後去討伐張好古那個逆賊!

皇帝下令要訓練虎狼之師,那麼五軍都督府自然是不可能閒下來的。

五軍都督府大都督,成國公朱純臣坐在首位,一票勳貴候伯坐在兩側,大明的勳貴們開始討論如何訓練大軍。

如今各地已經招募了十八萬鄉勇,這些鄉勇訓練一番,倒是可以拿出去湊數。

你也說了這是湊數,真正打起仗來,誰上去對抗大同社的大軍?指望這些鄉勇?他們不直接崩潰就謝天謝地了。」

可不指望這些鄉勇還指望各地那些衛所嗎?那些衛所連臨陣放三槍都做不到,鄉勇訓練好了,起碼敢拼命。

說起來我們現在還有二十萬新軍,能不能把這二十萬新軍給訓練一番?」

說得輕巧,這二十萬新軍訓練要花多少銀子?每個月四五十萬兩打的住嗎?天啟朝的時候,每年近四十萬新軍訓練,一年消耗就要四五百萬兩銀子。天啟朝有這個錢,崇禎朝有嗎?」

聽到這話有人不解了:」國庫裡不是說有十幾億兩白銀和成堆的黃金嗎?朝廷怎麼會沒錢溧峪克耙呢?」

聽到這個問題一眾勳貴啞然了朱純臣看向那個提問的勳貴,一旁連忙有人小聲解釋:」大

都督莫怪,這小子才剛進入都督府沒多久,他是那邊的人。

朱純臣看了看其指向的方向,頓時明白這是哪位勳貴的子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