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1章 十一萬大軍投靠張相,崇禎傻眼!(第1/4頁)
章節報錯
總兵,我們該怎麼辦啊?
山海關副將看著關下那擺出進攻姿態的八萬大軍,感覺冷汗已經要流下來了!
而山海關總兵則是一手緊握著聖旨,神情複雜:」我要是該怎麼辦,還至於這番舉棋不定嗎?」
按理來說,他是大明的山海關總兵,是要聽皇帝的。
但他又是新軍出來的將領,如今這山海關下的,可都是他曾經的同袍啊。
而最為關鍵的是,身為山海關總兵,他的職責是看守這座大明北方的重要門戶,防衛關外之敵,可實際上朝廷給他的兵馬才多少?
山海關總兵所轄制的兵馬按理說不少可他手裡總共不過三萬餘人,半數新兵蛋子半數老弱病殘,真正能稱得上精銳的只有千餘人。
這支兵馬能打什麼仗?
山海關總兵想著聖旨上崇禎皇帝那毫不客氣的要求,感覺整個人都要不好了。
崇禎到底是沒打過仗,也不知道地方的實際情況,眼下山海關這個樣子能阻擋誰?
本來還想著做點聲勢把這件事遮掩過去說自己盡力抵擋了,只是沒擋住,隨後上個請罪摺子,如此大家都好做,也不至於真的流血。
可偏偏崇禎皇帝擺明瞭如今不信任新軍將領,那傳旨太監竟然還是個監軍。
眼看著山海關的守軍在關隘上不動彈,傳旨太監不樂意了:」李總兵,怎麼還不出兵去剿滅叛軍?」
李總兵很無奈的說道:」公公,山海關兵馬不過三萬餘,其中能戰之人不足十分之一,守城尚且勉強,又如何出城作戰?」
傳旨太監則是壓根不聽:」李總兵,皇爺給你的旨意,是要你出城迎敵,和三千營一起剿滅叛軍,如今你不出城迎敵,難不成是要抗旨嗎?
李總兵還沒說話,副將先怒了:」公公!你也看到了,三千營壓根沒出現,單指望我山海關這點兵馬,怎麼能剿滅下面那八萬大軍?他們甲冑產備,軍械精良,還有大批重炮。若我們輕易出城,那就不是我們剿滅他們,而是他們消滅我們了!」
傳旨太監也不高興了:」你什麼意思?咱家是奉皇爺旨意來監軍,你們這些人都是從新軍裡出來的,是不是還念著以往的情份不願意動手?你們還是不是大明的將軍,精忠報國被你們吃了嗎?
李總兵強忍著怒意,好聲好氣的說道:公公,我們自然是忠君報國的。可如今局勢是敵強我弱,而且城下大軍多為精銳,我軍又是新建之師,難以抵擋。與其出城不如固守山海關,等三千營到了,便可行兩面夾擊之勢...」
傳旨太監看了看城下那旗幟鮮明,鎧甲明亮的八萬兵馬,也是不由得吞了吞口水.想想自己的小命,傳旨太監倨傲的點點頭那行吧,可李總兵你們別刷什麼小花招咱家可一直盯著你們呢!」
斷然不會,公公放心吧,。」李總兵好說歹說將傳旨太監送走後,臉色也是變得難看起來,大明的戰事,問題出就出在不懂軍事卻掌握大權的文臣和那些毫無軍事素養只知道拖後腿的太監監軍手裡!
自天啟朝以來,新黨執政,張相爺那是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不設定監軍不設定文臣制約,讓專業的將軍和參謀來負責戰事。
可如今倒好,崇禎皇帝又把這些太監監軍和文臣給弄來了,他們能成事嗎?不壞事就不錯了!
副將冷眼看著太監走遠,湊到李總兵身邊低聲說道:」將軍,情況不對啊,皇帝這是不信任我們啊。」
何止是不信任我們?說有三千營為主力,我們只是協助,負責將叛軍堵在山海關下。可如今三千營在哪?太監反而要我們主動出擊,這不是要我們去送死?」李總兵惱怒的抱怨著。
都是新軍出來的,三大
營是什麼個水準戰鬥力,誰心裡不清楚?
那些都是新軍精銳組成,裝備的也是最精良的軍械和最多的火器,更何況山海關下這支所謂的叛軍可是三大營中的五軍營和火器!
看那一門門擺開架勢的重炮,這一輪下來,山海關固然沒事,可他們這些血肉之軀就要成炮灰了!
副將低聲說道:」將軍,朝廷這幅樣子可不像是能中興大明的模樣啊。
李總兵瞥了眼副將:」有什麼直說就是副將頓了頓,聲音更低了:」當初您也是一鎮都統,指揮的是新軍精銳。
可如今呢?皇帝真要是信任咱,會給咱這些老弱病殘和新兵蛋子,還把咱們放在這裡去堵張相爺的炮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