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7章 師徒情分徹底覆滅,惱怒的朱由校:張好古怎麼還不去死?(第1/4頁)
章節報錯
“遼東大捷!遼東大捷!”
“張相爺大破滿清,皇太極獻城投降了!”
“遼東大捷!遼東大捷!”
“韃子投降了,滿清亡了!”
揹帶三根紅旗的騎士舉著軍報快速策馬入關,將滿清覆滅的訊息傳回直隸大地。
一路疾馳到了撫寧後在驛站快速換馬換人,新的騎士快馬加鞭趕赴下一個驛站。
一路上,自山海關,到撫寧、永平、豐潤、玉田、薊州、三河、通州,最後直入順天府,同時滿清滅亡的訊息也開始在直隸各地迅速蔓延:滿清滅了,大明又贏了!
一時間,整個直隸大地的百姓都歡呼雀躍起來,滿清亡了,老百姓再也不用擔心韃虜的威脅了!
自宣德之後,大明曆年來無不受北方韃虜的威脅,遼闊的大明北方疆域,無論是直隸還是山西山東,都在韃虜的威脅範圍之內。
而宣德之後明朝武力大大衰減,哪怕有成化,有武宗,有萬曆時期三大徵,但這些都是短暫的曇花一現。
可天啟朝,卻是實實在在的徹底解決了北方的邊患,無論是漠南草原諸部還是遼東的滿洲女真,再也不是大明的威脅。
這是讓無數受過韃虜侵擾的百姓喜極而泣的好訊息。
現如今大明掃蕩漠南蒙古,平遼東,滅安南,下南洋,徵東夷,時至今日終於滌盪所有外敵,讓大明再次達到了極盛時期,疆域、人口、軍事、影響更是遠超永樂。
百姓們怎麼能不高興,怎麼能不開心?
雖然說年初爆發了皇帝和張相爺的一些衝突,但皇帝陛下不也說了,那只是一些小矛盾嗎?
老百姓深深地相信,只要天啟皇帝和張相爺還在,大明就會繼續繁榮下去,老百姓就有太平的好日子過。
年初那些經濟的動盪根本說明不了什麼,如今一場平滿清的戰事,就刺激的經濟快速復甦。
這些年新黨打下的底子太好了,短暫的動盪對如今大明的經濟工業體系來說根本不是問題,只要有一點火星,就足夠大明的經濟復甦了。
因此百姓對大明充滿希望的,對朝廷是充滿希望的,老百姓相信朱由校說的,會讓百姓過上盛世太平的日子。
所以百姓們自發的進行狂歡,順天府內的百姓白天放起了爆竹,點燃了煙花,各個客棧酒家更是提供酒水讓客人們暢飲。
大明的這場大勝,在老百姓看來足以奠定大明未來至少幾十年的好日子。
京師的百姓們狂歡著慶祝大明的勝利,新黨的官員更是橫掃這些天的鬱郁之氣,跟著進行狂歡,甚至主動放出一些訊息流言,例如之前皇帝說的要給張相爺封王啊,例如張相爺是大明的鎮國柱石啊...
種種流言傳開來,不明真相的百姓們跟著進行討論,畢竟張好古的功績是實打實擺在這裡的,而封王也的確是朱由校親口說出來的。
如今百姓們不明就裡跟著鼓譟,就把壓根沒打算給張好古封王的朱由校給架在了火堆上。
於是當報捷的騎士入宮後,朱由校前腳表示“朕心甚慰”,後腳就摔了東西。
彭!
一個精緻的宮廷珍藏的元青花摔在地上瞬間四分五裂變成一地碎片。
那飛濺的瓷器碎片擦著太監們的頭皮飛過去,而太監們跪在地上深深埋著頭大氣也不敢出一下,朱由校的雷霆之怒,誰也不敢去觸黴頭。
“該死的!該死的!”
“威脅朕,那些逆賊,在威脅朕!”
朱由校很憤怒,他有理由憤怒,他是皇帝,是大明的天子,是九五之尊,是天下最尊貴的人,他的允諾自然可以實現,但怎麼實現要看他,而不是被人逼著!
如果皇帝的意志都能被人脅迫,被左右,那這樣的皇帝和傀儡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