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4章 帶走天皇,東瀛的未來,有大明來主導(第1/3頁)
章節報錯
東瀛雖然國小地寡,但畢竟也是我大明一重要藩國孤懸海外與我中原不親。
自漢時遣使以來,也就唐時幾次入京朝見。」
太祖開國後,東瀛也曾遣使來見,成祖時期亦有使者前來。可沒想到,到了朕這一朝,東瀛竟然想著閉關鎖朱由校說到這,語氣裡明顯帶著一絲怒意。
可不是麼,不提漢唐,不說兩宋。
我大明太祖皇帝立國大明建元洪武時,你東瀛遣使來賀,成為我大明藩屬。
我大明太宗文皇帝的時候,永樂盛世,你東瀛遣使來賀,還是我大明屬國。
後面仁宗,宣宗,再到世宗一代代下來,雖然屢屢犯邊,但東瀛和大明的聯絡一直沒怎麼斷過。
啊,到了我朱由校的天啟朝了,你說閉關鎖國就閉關鎖國,是我朱由校提不動刀了還是你慕府覺得自己可以騷了?
縱觀之前那些武家幕府也好,天皇朝廷也好,誰也沒說斷過和中原交流,偏偏到了天啟朝你德川家光想要閉關鎖國。
朱由校都好奇自己做了什麼事讓德川家光這麼不尊重自己?
難道自己的功績還不夠多嗎?
平靴靶,破東虜,橫掃草原,覆滅安南,海上平定西夷,納南洋二十三國為藩屬更別提大明如今國泰民安,百姓豐衣足食,天下人安居樂業,商貿發達,學術昌盛,科技興旺,如此強大的國力,如此夢幻的盛世,哪怕是工業革命都沒有讓大明發生什麼動盪,自己自謙說一句比肩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若是按民間說法,那自己妥妥千古一帝,萬古聖君憑什麼德川家光如此的狂妄,自己再三邀請各國開國貿易,互相交流,偏偏他一門心思想著閉關鎖國。
平復了下怒氣,朱由校說道:「德川家光,會明正典刑,但東瀛也需要安撫,幕府要繼續存在,繼續維持東瀛的秩序。」
朝廷需要派一位重臣去東瀛安撫一番那些藩代,諸位愛卿有什麼看法?
朱由校說的一位重臣可不是什麼三品侍郎,起碼要二品的尚書,甚至最好是從一品的大學士親自前去。
錢謙益思索了一番說道「陛下,臣願前往東瀛。
朱由校看向錢謙益,他的打算是讓黃立極或者喬允升這兩人中的一人去一趟東瀛,回來後可以順理成章再給他們加點擔子,省得朝廷的內閣彷彿沒有這倆人一樣。
但看著黃立極和喬允升那副老神在在的模樣,這倆人顯然是不打算去趟東瀛哪趟渾水了。
朱由校有些頭疼,是不是該準備裁撤這倆人了?
內閣四位閣老也不少了更何況還有坐鎮遼東的孫師傅,這天啟朝如今七位閣老縱觀整個大明朝都是人數多的,沒什麼用啊。
思索了片刻,朱由校點了既然錢閣老有這個點頭:「心,那麼就有勞錢閣老走一遭吧。
「關於東瀛的駐軍安置和僕從軍訓練,趙大將軍你來負責,朕和師父正好有一份關於新軍最新的構想,可以先拿東瀛當個試點看看。
錢謙益和趙玉琪說道臣領旨。
在翠日朝會上,朱由校給錢謙益加封太子太師,領兵部尚書銜,加東瀛宣撫使,前往東瀛安撫百姓。
同時,趙玉琪卸下徵東大將軍銜,仍領四鎮總統官,加東瀛處置使,赴東瀛進行軍事調統。
這一番任命自然又是引起了一波風浪,錢謙益的太子太師銜和領兵部尚書銜不重要放眼如今的內閣大學士,幾乎個個領著太子太師或者太子少師,這說白了就是加封一個從一品的銜而已,而領兵部尚書是內閣眾臣出使地方或者坐鎮一方的常態。
例如當初張好古這位內閣首輔親赴西南平定安南之禍就是兼兵部尚書銜,就是為了更好提調地方兵馬罷了。
至於東瀛宣撫使,這個職銜就很有趣了,這是唐宋時期的職務,一般是對內安撫地方,現在用來安撫東瀛,那麼皇帝陛下的心思就很值得去猜猜了。
畢竟趙玉琪是領東瀛處置使,調統東瀛兵馬,這前一個宣撫使,後一個處置使,皇帝陛下是不是對唐時的一些職務有些構想,或者說對周圍有些什麼構想?
畢竟趙玉琪這個東瀛處置使領四鎮總統官,提調著東瀛兵馬,監察著東瀛軍政,放在唐或者漢時,準確的稱呼應當是東瀛都護府都護會有這個想法也不奇怪畢竟錢謙益可是帶著一大批朝服印綬去的東瀛,到時候各藩藩主,幕府的將軍等所有職位,都是要接受大明冊封,領大明朝服印綬,才算是正統得到認可的。
這一切加起來,武英殿裡那位天子的想法就很清楚了東瀛日後還是東瀛,但東瀛的名字可就要改一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