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賴!一群無賴!

長崎奉行的人已經擺明了態度,就是吃定你們了,反正現在是在長崎不是在大明,反正我們都已經鎖國不打算和你們做生意了,你們又能如何?

面對長崎奉行如此無賴且囂張的態度,大明商人心裡怎麼可能沒氣?

大明商人,不提如今的天啟朝了,往前翻翻,大明重開漢家天下以來,身為華夏正朔天朝上國,在外從來都是受人尊敬,自己是鼻孔朝天的那一個,何曾受到這種對待?

更別提如今的天啟朝,是比永樂朝還要強盛的盛世,永樂一朝國大民驕,天啟朝就不是如此了嗎?

天啟一朝可是要遠邁漢唐的!

但眼下面對這些囂張的東瀛武士,商人們還真沒什麼好辦法。

他們是商人,不是軍人,而且在大明邊上做生意和在遠處做生意不一樣。

如果是去南洋,去西洋等地做生意,商人們的商船會攜帶十幾門火炮,船上的水手會攜帶大量火槍,這不是為了搶劫他人而是為了保護自己,畢竟南洋和西洋並不安穩,大明的觸角也僅僅是在蘇門答臘一線,更遠的地方並沒有觸及。

因此商人們需要足夠的武力保護自己的財貨,也更願意僱傭那些退伍的兵士來充當水手。

可在東洋做生意就不一樣了,這裡距離大明近啊,北直隸、山東、江浙,大明幾個重要地區盡在東洋,因此大明水師自重新組建訓練以來,在東洋布置著著六支水師船隊,有超過四百多艘大小戰船,常年都有巡邏戰船在東洋各片海域遊弋。

因此商人們在東洋做生意,商船上不會攜帶太多火炮,商人們的護衛水手持有的火銃比例也不多,畢竟周圍也都是大明的藩屬國,武力能保護自身即可。

但萬萬沒想到,如今東瀛不打算繼續跟大明玩了,商船一進入長崎港,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

如今火器弓箭都被長崎奉行的足輕看管著,隨身只有一些棍棒護衛,更何況所在地方是長崎而不是大明,商人們身處異地本就先天受限,如今長崎奉行又有意吃大戶,他們哪怕有心反抗也是有心而無力。

「你·..」胡姓商人剛要指著那長崎奉行的人開口,就被一旁的同伴攔下。「胡兄胡兄,冷靜冷靜。」

「這裡不是大明,鎮定!」

好說歹說把胡姓商人攔下來後,這些大明商人才返回自己的臨時住所。

如今長崎對待外來人異常苛刻,各種物品價格奇高,逼迫商人們不得不花費大價錢去買那些東西,甚至居住的地方也處處受限。

在臨時居所內,商人們聚成一團,各自沉思著。

「這些東瀛人,就是吃死我們了。」胡姓商人從牙縫裡擠出來這句話。

沈姓商人則是一臉平靜:「那我們怎麼辦?和他們對著幹?他們有多少人,多少武器,這裡是長崎,不是江南!」

「和他們對著幹,我們能成功嗎?」

胡姓商人問道:「那就看著他們騎在我們頭上?」

李姓商人說道:「沈兄的意思是,我們目前只能虛與委蛇,一切都要等回到大明再說。」「不錯,回到大明才是第一要務,莫忘了,我們是在人家的地盤上。」高姓商人也是如此勸說著。

「那就看著他們獅子大張口?」胡姓商人還是有些咽不下這口氣。

沈姓商人則是說道:「不錯,他們要,我們就給。哪怕把所有貨物,身上的錢財都給出去又如何?只要能回到大明,我們安全了,就有解決此事的辦法。莫忘了,我們不是孤家寡人,朝廷也不會坐視東瀛這麼亂來的。」

沈姓商人的話,無疑是大多數商人的心裡話,是啊,只要回到大明還擔心這些東瀛的

跳樑小醜嗎?

大家都是有身價的人,為了這些東瀛人傷到了身體甚至丟了性命那才是不值的,越是有錢越是惜命,沒人願意在此事上和長崎奉行翻臉,他們就是想報復也要等自己安全了再說。

「唉,那也只好如此了,大家互相湊一湊,把長崎奉行要的錢交上,然後回去吧。」

決定好的商人們妥協了,而長崎奉行早就預料到了商人們會妥協,所以當商人們開始籌集稅款時發現,長崎町的各種物價又漲了,而他們的貨物卻在被壓價,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就是在打壓,是毫不掩飾的打壓。

甚至詢問時,那些長崎的商人也好,店主也好,都是一副吃定了商人們的模樣,逼得商人們不得不想盡辦法去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