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3章 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第1/3頁)
章節報錯
「如此一來。」
「草原就算是被朝廷牢牢把控在手裡了,只要後面不出現什麼太大差錯,漠南三千里草原就一直是我大明所屬了。「
盧象升根據同僚們的計劃做出了以上判斷。
是的,先是透過武力壓服,再施以仁政,隨後分散各部落使其成為一個個牧場不會被整合在一起,最後透過將兩片草原分別融資上市的手段,由朝廷把控其產品經銷,牧民們只要老老實實放牧,耕種就能收穫錢財。
再加上學塾的建立,讓大明的文化,思想來逐漸影響草原的下一代,只要大明依舊保持著這樣的政策,只要朝廷繼續沿著這樣的道路走下去,只需三代,也就是三十年時間,草原就會逐漸被大明同化。
別忘了後續還會有馳道和直道延伸進草原,到了那個時候,哪怕朝廷不在草原佈置如今這樣的武力都沒關係了,因為那個時候草原已經是大明的一部分了。
黃立極捋著自己下頜的長鬚,眉頭微皺∶「但草原融資上市,投資的錢財可不能少啊,單靠民間集資,怕是不夠吧?「
張好古點了點頭:「民間集資只是一部份,大頭還是要把握在朝廷手裡。」
「到時候,朝廷也是要出資一部分,起碼要把前面這段時期給平穩的渡過去,讓牧民們相信朝廷的能力,如此他們心裡才會根植朝廷的信譽,不會輕易反叛。」
「本閣的意思,巴連衲都和察哈爾這兩片草原融資上市的話,民間能集資多少不管,其缺口不管多少,朝廷都要補上。真金白銀的砸進去,讓草原各部族知道朝廷的實力。」
錢謙益問道:「如此一來,草原兩府掌控著的可用資金就太多了,這方面朝廷總要監管起來才是。「
盧象升說道:「這方面,錢相不用擔心,戶部會派人監管的,這專項資金不可能允許他人呼叫。」
見眾人都沒了意見,張好古笑道∶「既然如此,那就這麼辦吧。」
「盧相,讓商務衙門擬個摺子遞上來。「
盧象升點點頭∶「回去後老夫就讓崔侍郎擬摺子,把這件事儘快落實下去。」
翌日,戶部商務衙門將關於草原開發融資上市的摺子遞交上來,內閣批覆後又交給朱由校查閱。
當張好古來到武英殿時,看到的就是朱由校坐在他的龍椅上,看著崔成秀擬遞的摺子。
「這份摺子,朕看過了,內閣的想法朕也清楚了,的確是掌控草原的一個好法子,如此執行下去,朝廷在草原上維持的兵力可以削減好幾萬啊。」朱由校對這份計劃很認可,他是屬於難得能看的長遠的皇帝。
朝廷在漠南常備兵力就有三萬新軍駐紮察哈爾和遼東一線,同時在巴連衲都和察哈爾草原上還有八萬蒙古騎兵,這些雖然屬於民兵性質,但朝廷也是要實打實給軍餉給裝備的。
可以說,在草原上維持著這麼多兵力,朝廷每年給出去的銀子都是個驚人數字。
但朱由校從來沒有因為這筆錢大就讓草原上那八萬民兵解散,因為那八萬民兵都是效忠朝廷的蒙古騎兵,是朝廷在草原上維持統治的重要存在。
可以說這八萬騎兵哪怕只是民兵性質,哪怕每三個月才訓練一次,但他們在草原上,這漠南三千里河山就是大明毫無爭議的疆土,這個可比每年花的那點銀子有用多了。
更何況朱由校還有更大的野望,他想讓草原上這八萬騎兵成為他手裡鋒利的刀子,以漠南察哈爾草原為橋頭堡,等朝廷養精蓄銳夠了,就可以對漠北的喀爾喀,準格爾發動攻擊,徹底將蒙元殘餘吞到肚子裡,那個時候的大明,才是真正幅員萬里,虎視八荒的天朝上國。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朝廷這些年沒少訓練騎兵,京師三大
營十五萬新軍裡,就有三分之一是騎兵,加上漠南、甘陝、遼南等地的新軍力量,朝廷在北方沿線有十六萬騎兵,這股力量的存在也是滿清如今畏縮在遼東不敢抬頭,漠北蒙兀各部俯首稱臣的緣故。
這是大明自永樂之後從未有過的強大騎兵力量,是朱由校和張好古推行新政十年積累的結果。
朱由校很清楚,這份計劃的重要性。
硃筆打鉤之後,朱由校說道∶「師父,眼下大明工業化的腳步已經開啟了,用不了多久,朝廷就會在南北直隸全面實行工業化了,到時候朝廷就可以騰出手來收拾遼東了。」
」朕自登基以來,遼東的女真人就一直襲擾邊關,甚至長驅直入長城之內,朕當時忍了下來。朕忍的夠久了,準備的也夠久了,再有一兩年,就是朕昭告天下,平遼的時候了。」
張好古俯身說道:「既時,陛下定能廓清環宇,一戰功成。」
朱由校盤算著自己手裡的牌,深深吸了口氣∶「是啊,成化一朝沒做到的事,朕不能再留給後世兒孫了,朕這一朝,必定要平定遼東,打服草原,徹底平息外患。」
「也就一兩年了,朕等的,夠久了。「
得到朱由校準確答案的張好古離開皇宮時,扭頭看了看身後這座龐大巍峨的皇城,隨即露出了個由衷的笑容來,大明徹底掃除邊患的時間啊,就要來了。
回到自己的府邸後,張好古讓人請來蒙古各部頭人。
很快朗格等人趕來,他們翹首以盼的看著張好古,等待著張相爺給他們帶來的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