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逼近雨木城
章節報錯
與巴坎所率部隊會合以後,蕭爾所率的本部主力有六千之眾。
繼續南下穿越叢林的過程,也果然如蕭爾所料,並未遭到任何伏擊。派出去探查的斥候則發現了一些疑似曾經有人蹲守的痕跡。
“雨木城很有可能已經壓縮防線了。”蕭爾向巴坎說道。
巴坎對此表示同意,“畢竟雨木城想將防線前推至深河的意圖,在黑原艦隊殺進雨木海灣來的那一刻就已經失敗了。
“陛下利用水軍優勢,分兵六路的策略,果然高明。”
聽見巴坎的馬屁,蕭爾樂呵呵地笑了笑。
自從在東北海岸分別以後,回到駐地巫緣城(奇琴伊察)的巴坎果然遵照蕭爾的吩咐與城內的伊察人處好關係,常常與氏族和社群領袖來往,得到他們的認可。
並且他帶上文化人士與伊察人這幫精英談天之時,有意將佩滕伊察稱為“南方伊察人”,並且大言不慚地聲稱“我們始終與瑪雅潘聯盟站在一起的‘北方伊察人’才是伊察人正統!”
雖然對伊察人來說這樣的說法有些古怪,但接下來的時間裡,巴坎與郡通訊廳以及監察院的夥計合作,開動宣傳機器,除了宣稱“北方伊察人才是正統”以外,也重點闡明“北方伊察人是瑪雅人的重要一支”、“北方伊察人對瑪雅潘聯盟與瑪雅帝國貢獻巨大”、“北方伊察人充滿自信必會造就更大的輝煌”、“南方伊察人純屬我們的恥辱”、“我們不屑與他們為同胞”……
這種宣傳持續洗腦,巫緣城(奇琴伊察)的城內已經有不少平民似乎真就相信了這一點。
雨季尾聲之時巴坎親自出面招募武士,組建為捍衛瑪雅帝國與北方伊察人的榮耀而戰的“北方伊察軍團”,又對伊察人的精英們做了不少工作,成功募得一千六百勇士。
為了凸顯北方伊察武士的精悍,巴坎與郡守瓦穆什不惜透支財政甚至借債以獲取軍備,使這一千六百勇士皆身著威風凜凜的棉甲武士裝和簡單的羽冠,人人皆有木盾,只是攻擊性的兵器還不夠豐富,僅有兩百精銳擁有黑曜石大劍,另外四百人則擔當羽箭手,其餘人僅有木棍,稍顯寒磣。
“等我們拿下了雨木城,”蕭爾說道,“就利用從這座富裕城邦獲得的財富,給你們北方伊察武士填上配得上的武器。”
巴坎的表情顯然相當高興。
看到巴坎堅毅的臉龐,蕭爾總是心裡相當踏實。儘管巴坎來自佩滕伊察,但與他有過出生入死的經歷,又在接下來的數年裡表現出色,鎮守巫緣城時可謂用心,就知道巴坎相當值得信任。
在叢林間行軍兩日,帝前方的視野逐漸開闊,直至最後徹底明朗,蕭爾可以看見寬敞的稀樹草原、農田、溪流、果園,一片田園牧歌的景象。
當然這些農田和果園在收穫以後目前是空的,似乎也沒有人把守和住在附近。
“恐怕亞巴爾已經命令他的所有領民進入雨木城。”巴坎推測道,“看來他是想當一場結結實實的城防戰。”
蕭爾稍稍思索了一會兒,“這樣一來,我們與安排在城內的間諜便也會完全斷了聯絡。
谷<spa>“如果坎家的訊息靈通的話,大概會聽說過去年我是如何攻陷三建城從而捉到舒潘的。”
說罷,蕭爾回頭望向自己的軍中一部——那是去年戰爭時他專門設立的砲兵部隊。在攻打三建城(烏什瑪爾)時已經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而在整個雨季當中,砲兵未有鬆懈,每日訓練,甚至蕭爾還安排了祭司專門向他們傳授數學、幾何以及簡單的物理學知識。
先前蕭爾自己擔當老師教了九原城(蒂博隆)最具智慧的書臣幾個月時間,果然就有用上的時候。
經過學習與訓練以後,帝砲兵隊伍的能力大為提升,如今只需要最多三輪調整,就能做到幾個小組合力投擊一點。
國有武器工場亦在這半年間不斷提升製造石彈的工藝,基本上可以批次地製造出不會破壞投石機布袋但砸在石牆上會把牆打疼的石彈。
更不必說,自從征服圖圖爾休以後,瑪雅潘聯盟及其變身而來的瑪雅帝國能夠利用的石料比以往翻了幾番,帝國體制更有利於將這些重要的資源集中到九原城。
如今砲兵隊伍的戰鬥力,比去年攻打三建城(烏什瑪爾)時還要高上兩檔。
雨木城(查克特馬爾)如果選擇閉門不出,專心守城,恐怕一個瑪雅月甚至半個瑪雅月以內,便會被帝的砲兵砸得千瘡百孔。
說罷,蕭爾與巴坎互看一眼,會心一笑。
根據其他幾部派來的人員,蕭爾知道在雨木城南方登陸的部隊以及卡尤姆迂迴攻打雨木城西南方的部隊都已經接近雨木城。
“好,”蕭爾對這樣的彙報深感滿意,“告訴卡尤姆,讓它朝雨木城的正西行進,為圍攻做好準備!”
雨木城東靠海灣,如今已被黑原艦隊嚴密封鎖,而帝從北、西、南三面圍擊,使攻打雨木城的陣線密不透風;而卡尤姆分兵去往南方監視佩滕伊察動向的隊伍也將確保雨木城不會再有援軍。
這張佈滿荊刺的網已經紮好,只要蕭爾下令收緊,已被重重包圍的獵物便將一命嗚呼。
再怎麼富甲一方,再怎麼位置優異,再怎麼負隅頑抗,雨木城邦終歸只是一座孤城,它的總人口恐怕都還比不上前來攻打它的帝的規模。
這樣可憐的人口規模能拉出來的軍隊更是隻能小得可憐,蕭爾實在是很難理解亞巴爾·坎為什麼會選擇戰爭而不是投降——當然先前蕭爾也已經收到過間諜發回的情報聲稱,雨木城可能會從南方僱來僱傭軍以壯大兵力。
走過一段距離的田壟之後,蕭爾確證了這條情報——
一支至少兩千人規模的軍隊,此刻正守在城外,似乎已經在等候著帝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