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月中旬,“甘雨鎮”特爾恰克正北方海岸營地以西公里處,玫紅潟湖岸旁,三艘獨木舟被小心地放下水面。

光著膀子、只纏著纏腰布的槳手們先是自己下水,再游到獨木舟旁,爬到舟上。

由於是在湖上行駛而非海上,每隻船隻配了四位槳手。這樣一來,乘船的人員也將有更大的空間,坐起來更加舒服些。

槳手們將小舟划到岸旁,接下來,哈洛娜、索爾、幾位科技部的成員和幾位武士便陸陸續續地登上小舟。

“哈洛娜殿下,”哈洛娜所乘小舟的一位領頭的槳手說道,“潟湖雖與大海相連,但因為障壁阻擋,往往風平浪靜,比較安全。

“不過這片玫紅潟湖從水色來看,水比較深,如果落水還是會很危險的,所以還請小心坐好。

“另外,這片潟湖上的植物比較多,我們會小心地繞開,還請保持耐心。”

哈洛娜稍稍打量了這位槳手,只見其面板黝黑,身材結實,看起來年紀也已經不小了。

聽了他的告誡,哈洛娜回以“嗯嗯”,而後便乖巧地坐在獨木舟的正中間。

隨著三隻小舟開始在潟湖上划行,哈洛娜便看見四周景色開始向身後移動,只覺得這實在是有趣的體驗。

按照哈洛娜的吩咐,三隻小舟有不同的探索任務——其中一隻要找到那道障壁島的斷口,並研究船隻出入潟湖與海洋會否存在什麼問題;

第二隻則要探索這片潟湖到底有多大,因而配備的都是身強力壯、耐力十足的槳手,他們要儘可能遠地向西划行,但過午之後必須回來;

第三隻,則是哈洛娜和索爾所乘的這隻,她們要探索的是潟湖的南岸地形,探討若要建港,是建在外海的沙灘及附近區域好,抑或是建在潟湖內側沿岸。

若是選擇後者,未來從這裡啟航的船隻則要先在潟湖這兒下水,再透過斷口駛向海洋。

“對啦,我有問題想問。”

划行途中,哈洛娜跟那位老槳手搭話。

“我想問的是,之前在海岸上見到你們在海上航行,你們似乎沒有划槳,船隻卻也在動;而你們想要轉頭靠岸的時候,你們才奮力划槳。

“所以不划槳就在海上移動是怎麼做到的呢?”

老槳手呵呵地憨笑著,回答道“其實很簡單,殿下,就是靠水流。

“別看海浪總是一地衝向海灘,實際上進入海區之後啊,海水是有自己的流動方向的。

“在瑪雅半島北海岸這兒,海水是從東向西流,我們不需要動手,只要雷神和羽蛇神庇護,我們就能安安全全地移動很長的一段距離。

“而且啊,海水的移動可比我們在陸上行走可要快多咯!

“當然了,要是我們要改變方向的話,還是得划起槳來,掉轉船頭。

“儘管划著槳,但海水還是在流動著,所以改變方向時哪側划槳、要以什麼角度划行、劃多用力,可有講究咯!

“一切可都要仰賴兩位槳神的保佑啊,他們給我們送來了槳,讓我們掌握了划船的知識,這才讓我們得以乘風破浪,周遊世界。”

聽老槳手這麼說,可見他的確是經驗相當豐富了。

哈洛娜回憶起蕭爾講到過洋流,其中在玉洋——歐羅巴人所稱的亞特蘭蒂斯洋——整個海洋的水流能夠形成一個大圈。

這下親眼見證洋流的作用,哈洛娜不得不在心中讚歎起蕭爾那宛如神啟的智慧。

不過要造“大船”,單有划槳的獨木舟,顯然還是無法達到蕭爾的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