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爾按照早已制定好的策略,在攻下坎圖尼爾之後將戰果最大化。

用最簡潔的語言來說,便是“人走地留”。

這座城,蕭爾將交給少量駐軍把守,同時又派少量人將被俘虜的領主和平民統統帶回蒂博隆去,用他們填充人口並建立新的城區!

屆時,蒂博隆也將組織人口遷移至此,修繕並發展該城,使這裡成為絕對忠誠於自己的又一座城市。

這種策略,蕭爾稱為“人口交換”。

之所以要這麼做,乃是因為坎圖尼爾離蒂博隆較近,同時又有著繼續前往北方的成熟路線,拿在自己手裡最為划算。

再往西,霍卡巴附近的城鎮在當下難以直屬,若是攻下,還是必須考慮將其分封給自己的心腹。

對坎圖尼爾趁夜發起圍攻,也足以保證遠在霍卡巴城的真人察爾無法知曉科科姆軍已經對自己發起突襲。

第二個夜晚,科科姆軍故技重施,大軍在晚上行進兩個小時,西進至坎圖尼爾以西十多公里的朔克切爾(Xocc)!

拿下這座比坎圖尼爾要小的城,比蕭爾想象得更加容易。

但後續的處理與前一夜有所不同。

蕭爾只將索主和支援索主的小貴族們帶回蒂博隆祭天,而當地的載主的領民則在宣誓效忠於蕭爾之後,繼續留下。

處理完這些事情之後,蕭爾便住進索主府邸打算休憩。

卡尤姆追進了府中。

“陛下……這麼做真的安全嗎?”

蕭爾讓近侍點燃燭燈,又搬來府中的矮座和飲食,邀請卡尤姆坐下。

“我們前來討伐伊維特家族的目的,你可沒有忘記吧?”蕭爾拿到一個裝有玉米啤酒的金盃,喝上一口。

嗯……算不得好喝。

卡尤姆沒有喝酒,認真地回答:“沒有忘記,因為伊維特家兩面下注,甚至支援休家攻打索圖塔城,因而我們要對伊維特家發起聲討!”

蕭爾微笑地繼續問道:“那我們攻破霍卡巴城活捉到了察爾之後,該怎麼處理效忠於伊維特家族的臣民和領地?”

卡尤姆沒有遲疑,立即回答:“按照您定下的策略,讓副將軍卡什塔姆在此駐軍,將真人和索主全都帶回蒂博隆去!”

蕭爾對卡尤姆牢記著作戰計劃的內容感到滿意,因而決定做出詳細的解釋:

“對,我們制定的計劃裡,不包括遷走這裡的載主和平民,先前對坎圖尼爾做那樣的處理,原因在於坎圖尼爾離蒂博隆較近,又是北上的重要節點。

“因此,對坎圖尼爾進行‘人口交換’相當輕易,而我也能在蒂博隆城對坎圖尼爾進行直接統治。

“而朔克切爾以及霍卡巴周邊的城鎮離蒂博隆已經有一段距離,遷移大量的百姓難度較大,短時間內,我也不打算對霍卡巴及周邊城鎮進行直接管理。

“拿下朔克切爾的意義在於作為最終進攻霍卡巴的橋頭堡,朔克切爾本身並不重要,只是因為它處於來往霍卡巴與坎圖尼爾的路線上罷了。”

聽了這番話,卡尤姆恍然大悟。

“還是陛下洞察世事,目光長遠!”

說罷,卡尤姆才終於把杯中的酒一口灌下。

翌日白晝,蕭爾要求科科姆軍嚴密看管朔克切爾,禁止任何人員出入城鎮。

蕭爾則在府邸之中召來卡尤姆、卡什塔姆和巴坎三位軍中的高層人物,邊看著地圖,邊商討下一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