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忍村目前的情勢並不好。

在白明藏在草之國邊境小鎮的這一個月,與木葉對峙戰線中的大本營橫川山城在失去了後勤的支援下,又堅持了半月終於堅守不住被木葉攻破佔領。

這還是因為白明擄走綱手引起木葉營內部地些許微瀾多爭取了兩天,不然雨忍潰敗的會更早。

在對木葉的邊境防線徹底崩潰後,通往雨之國內部地區的路線已然洞開。

戰爭是手段,卻也是為政治目的服務的。

涉及木葉忍村的定義就是火之國的軍事力量,它的結構及忍者體系僱傭兵模式,天然就讓木葉忍村受到火之國大名貴族勢力的鉗制。

這次戰爭名義上是忍界戰爭,是木葉,砂忍,巖忍對雨忍村這個後進崛起的勢力打壓,但從本質上來說,是雨之國發展觸及到三國利益了。

當前這片地區傳統的霸主是五大國,但是採用的仍然是保守的農耕經濟模式,自產自銷為主,雖然有工業化但是不多,而相對的雨之國,因為地理環境的因素無法發展農耕經濟,工業化的變革程度遠比傳統五大國高。

而我們所熟知的歷史經驗,一旦社會秩序發展以工業化變革為主,其發展出來的工業產品就很容易對小農耕種模式生產體系產生摧毀性的災難。

雨之國就是這樣,前些年利用各種成本低廉,數量多的工業產品,對火之國等傳統霸主進行了工業剪刀差的方式收割。

各種資源和大量的錢財湧入了雨之國境內,也是在大量的錢財支援下,雨忍村的規模實力才會在第一次忍界大戰後約20年左右,就隱隱追上了五大國。

當然的,五大國的制裁也來了。

在意識到雨之國的威脅後,以環繞雨之國國土邊境為主的三大國火之國、土之國、風之國對雨之國進行了限制。

它們在最開始就限制了對雨之國大規模糧食的輸入,雨之國本土的糧食不夠本地民眾的消耗,就會埋下社會秩序動盪不安的基礎。

隨後又長年派遣忍者擾亂雨之國領土治安,許多雨之國境內強盜、山賊組織都有幾大國幕後的影子。

工業文明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才會蓬勃發展。

遺憾的是,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毒瘤了。

對於雨之國的大名和高層來說,大量底層人口在動亂的社會秩序裡毫無意義的被消耗死去,根本不是一件問題多麼嚴重的事情。

相反他們還樂於見成這種現象的發展,對他們來說,底層的賤民就像路邊的野草,長的太多也是煩人的,需要定期收割一茬才免得礙眼。

同樣是從燒水的蒸汽開始工業變革,但是仍類似前世島國人文文化及思想上的缺陷,以及作為超凡者又以僱傭兵體系忍者的存在取代了火藥的發展等種種因素。

底層的平民真的就如同雜草一樣,沒有任何改變自己社會層次的上升途徑,也沒有任何力量推翻這個畸形的社會秩序。

這甚至不是雨之國一國的問題,而是整個忍界大陸多國共存的問題。

他們存在的有無對於這個國家看似沒有任何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