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應該暫時讓木匠作坊轉型做農具。”姜初陽輕聲回道。

“農具???”杜小荷跟姜華勝一愣之下,那是雙雙失聲喊了出來。

之所以會這樣,那是因為木製的農具,那實在是沒有什麼技術可言。

而沒有技術含量,那要想賺大錢。

自然是有些難了。

“不錯,就是農具。”姜初陽確定的點了點頭:“別不相信,咱們的國家現階段是一個農耕大國,我二姐開的鐵匠鋪生意之所以這樣好,每天訂單不斷,而且還有好多外鄉的人來定製鐵犁,那就是因為他們做生意找準了定位。”

“可問題是農具方面,現在用木頭做的很少啊?”姜華勝哭喪著臉。

“就是有,那也賺不到幾個錢的。”杜小荷跟著說道。

“是嗎?”姜初陽澹笑看向了姜華勝跟杜小荷:“你們確定?”

“這個……”姜華勝一愣之下不敢確定了。

杜小荷也是。

畢竟她不是農民。

可不知道農具有哪些是木頭做的。

有哪些是用鐵做的。

“你們呀!”姜初陽輕嘆著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有些好高騖遠了,我這麼跟你們說吧!現如今要想以集市為依託賺錢,那就必須得找準集市目前的商業定位,要不然的話,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坑裡面去的。”

“可我們不懂這些啊!”姜華勝苦笑。

“不錯,初陽你就直說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吧!”杜小荷也忍不住催促了一句。

“當然是轉型生產農具,等過上兩年,百姓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在轉型生產傢俱等高檔一些的木製品,總之一句話,咱們的木匠作坊是坐落在農村,必須得貼近生活,懂的老百姓真真正正需要什麼。”姜初陽輕聲回道。

“可問題是生產哪個農具啊?”姜華勝見姜初陽又把話題給繞回來了,那是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杜小荷也覺得今天的姜初陽講話有些沒有講重點。

就在要提醒一下的時候。

姜初陽開口回答了姜華勝的問題:“當然是拌桶了。”

“拌桶???”姜華勝呆住了。

杜小荷也是有些懵。

但她卻是知道拌桶為何物。

要是不出意外。

是農村用來手工脫谷的木製品。

而且做工很簡單。

沒有什麼技術可言。

想到這。

杜小荷連回過神來:“初陽,你沒有跟我們開玩笑吧?說了半天咱們轉型生產一個毫無技術含量的拌桶,你這……這還不如投錢生產傢俱呢!”

“我也這樣認為。”姜華勝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