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邊。

朱棣則是一臉心事重重的樣子回了燕王府。

這期間。

道衍和尚一直在府中等候,還特意將丘福都叫了過來。

他知道,今日燕王殿下回來之後,必然是需要一個決斷了——無論是由燕王殿下來做……還是他和丘福來做!

“殿下,京中情形如何?”

見到朱棣的身影,一直在庭中踱步,完全平靜不下來的丘福率先忍不住開口問道,一雙眸子格外銳利。

從昨天聽過道衍師父的那些話開始他就知道,有些事情他是不得不做的了……此事關乎燕王殿下的將來,也關乎他的榮辱乃至性命。

朱棣目光凝重地左右看了一眼,連今日的午飯都免了,直接遣散在場其他人。

而後才沉沉開口道:“父皇對於此事的態度……很奇怪。本王委婉地問起京中情形,父皇面上是有些尷尬的,可見他的確是在淮西勳貴手裡翻了船……但……”

這時候,道衍和尚卻是有些等不及地問道:“殿下可曾問過淮西勳貴背後那人的情況?”

在他看來,朱棣說的這些都不重要。

或者說,他早就猜測到了這些,朱棣此行不過是證實自己之前的猜測罷了,大多都在意料之中。

他只關心一件事——淮西勳貴背後的手。

沒別的。

近些日子以來,他總隱隱有種莫名的壓力,總覺得自己已然不似從前那般從容和得心應手了,甚至這都已經兩個月的時間了,他所設想的事情竟然都無所進展。

而細細深思,這一切的原因歸根結底,就在這個神秘莫測的推手之上。

雖然他覺得不太可能。

但一種直覺卻在告訴自己:自己好像被針對了!

至少道衍和尚不得不承認——對方絕對不簡單,需要他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對付。

朱棣點了點頭:“自然是問了的,只是本王接連提起此人兩三次,父皇對此人閉口不談,完全不願意提及。”

道衍和尚目光一凜。

神色凝重地深吸了一口氣,蹙眉思索道:“此人到底是何人物?連縱橫了一生的洪武大帝也受了其挫敗?想來陛下英明一世最終卻著了此人的道,也許是面子上過不去了。不過好歹,也解了貧僧心裡最後一點疑影兒——淮西勳貴背後的確存在這麼個推手!”

朱棣則遲疑了片刻補充道:“有一事本王覺得奇怪。”

“何事?”道衍好奇道。

“本王提起此人的時候,父皇他,發笑了!這讓本王感到十分不解。”朱棣道。

“發笑?”別說朱棣,就是道衍和尚都完全摸不著頭腦,聽到這話一臉懵逼,“莫不是……殿下看錯了?”

朱棣搖了搖頭:“絕對沒有看錯。”

道衍和尚緊蹙起眉頭,只覺得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無厘頭的一個資訊:“那這的確是怪事,貧僧也覺得毫無頭緒……”

一旁的丘福則是忍不住提醒道:“殿下,道衍師父,人發笑也有諸多原因,有人氣急了還發笑呢,此事想來是無關大雅,咱們還是把注意力放在正題上來吧。”

道衍和尚不置可否地挑了挑眉。

雖然丘福這話也不無道理,但他心裡還是覺得不太對勁,只是怎麼想都沒有頭緒就是。

不過他也不是什麼鑽牛角尖的人。

只在心裡暗暗記了一下這件怪事,就看向朱棣問道:“此事就暫且按下不表吧,不過此次陛下遭逢大難來北平找燕王殿下,就沒有什麼事要殿下來做的?”

朱棣道:“本王的確旁敲側擊地問過此事,但父皇卻是一副要在本王這裡養老的態度,絲毫不提想要本王出兵清君側,協助他復位,父皇不提這茬兒,本王自然也沒有立場主動提起。父皇心思難測,也不知到底在想什麼。”

道衍和尚沉默下來思索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