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門距離劉譚的軍陣前,相距只有三百餘步,可是孫權愣是走了一炷香的時間。

似乎東吳君臣腳上都被什麼東西牽絆著一樣。

當然,劉譚他們並未催促,任憑他們多麼的緩慢,他們反正也是一點也不著急。

因為無論他們走得多麼的慢,最終他們也還是會走到盡頭,最終臣服於大漢的戰馬之下。

來到近前,孫權第一次低下了他那高貴的頭顱,然後沉聲緩緩說道:“吳國孫權,攜王族,臣子,恭迎大漢秦王殿下。”

孫權言畢,緩緩舉起手中的木盤,那木盤上放著一枚印綬。

接著,孫權與東吳百官,皇室成員,整齊的跪匐於地,等著大漢皇長子秦王劉譚接受他們的投降。

劉譚看向地上跪匐的孫權,緩緩抬手道:“準降!”

劉譚話音剛落,一名侍衛快步上前,接過孫權手中木盤上的印綬,立國二十三年的吳國,正式滅亡。

未等孫權起身,劉譚躍下戰馬,緩步來到孫權的面前,一臉和氣的扶起孫權,笑著說道:“吳王請起!”

“謝殿下!”孫權緩緩站起身子,看向年少的劉譚,懇求的說道:“吳國已經投降大漢,望殿下遵守先前約定,善待我吳國百姓!”

“吳王放心!”劉譚肯定的道:“我大漢是信義大國,如今東吳九郡軍民,皆為我大漢的子民,本王定會一視同仁,絕不殺害東吳一人。”

“多謝秦王!”孫權謝道,不過劉譚卻沒有在理會他,朗聲高喝道:“入城!”

“大漢萬年!”

“大漢萬年!”

“大漢萬年!”

霎時間,五萬餘大漢兵將,齊聲高呼大漢萬年,而那孫權與東吳百官,還有王室,都非常識趣的退至兩旁,劉譚則重新騎上雪白的戰馬,馬鞭一揮,領著五萬大漢步騎緩緩進入武昌城。

漢軍入城之後,街道兩旁整齊的跪匐著武昌的百姓,他們沒有一人說話,雖然皇帝選擇了投降,武昌免去了刀兵之災。

但是,作為吳國的百姓,此刻卻成為了亡國奴。

武昌百姓雖然默不作聲,但是五萬漢軍一路入城,一路高呼大漢萬年,部隊整齊有序,軍威甚嚴,也讓武昌的百姓,看到了一支王者之師。

這樣的部隊,豈是東吳兵馬可以戰勝的?

幾個時辰後,漢軍全面接管了武昌的城防,駐守在武昌的吳軍,則是全部撤到城外,等待接受大漢的整編。

武昌皇宮。

劉譚坐在御座旁邊臨時擺放的一張木椅上,那御座原本是孫權的寶座,此時孫權已經選擇投降,但是劉譚卻不敢去坐,畢竟那張椅子,只能是皇帝才有資格去坐。

大殿上,一身素衣的孫權,還有百餘位東吳朝廷重臣,他們全部整齊的跪匐於大殿之上,在他們的兩側,則是跟隨劉譚攻打東吳的主要將領。

“吳王,免禮吧!”劉譚看向孫權,等到孫權站起身來,劉譚才又說道:“吳王,今日就啟程吧,去長安接受我大漢天子的敕封。”

“諾!”孫權應道。

孫權是皇帝,雖然已經向劉譚投降,但是如何安排他這位皇帝,這事兒卻不是劉譚可以做決定的。

至於其餘的東吳朝臣,劉譚讓他們全部回返原來的崗位,只是現在得按照大漢的律法施政,原來東吳的一切法律,全部廢除。

......

半個月後。

長安,未央宮。

大殿上整齊站立著大漢的文武官員,大漢皇帝劉禪,高坐於御座之上,今天他心情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