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皇宮。

雖然現在漢軍大軍壓境,但是作為皇帝,瓦萊裡安依然是派頭十足,本來在城樓上,就可以與漢軍使者見面。

但是當漢軍使臣來到城下,表明來意之後。

瓦萊裡安卻要求漢使需得進入羅馬皇宮。

“我羅馬帝國與你們大漢帝國,相隔甚是遙遠;”瓦萊裡安看向大殿上的漢使曾書,故作生氣的模樣,質問道:“我們兩國本無任何矛盾,但是你們的皇帝卻興兵犯我疆境,這是何道理?”

對於東方的大漢王朝,瓦萊裡安了解的其實並不多,只知道幾年前他們征服了薩珊人,還有貴霜人。

但是一年前,大漢皇帝劉禪,率領十萬明軍攻打羅馬,此前明軍已經攻佔了羅馬帝國大部分的土地,前鋒更是已經進入阿爾卑斯山,如今漢軍戰船又開到了羅馬城下。

瓦萊裡安很生氣,但是也非常鬱悶。

漢軍能打到國都羅馬城下,這不正好說明,羅馬人抵不過漢人嗎?

曾書聞言呵呵一笑道:“陛下說笑了,我大漢王朝本不是好戰之邦,但是為了拯救天下窮苦大眾,有些戰爭也是迫不得已。”

曾書看了一眼大殿上的羅馬文武,淡淡的道:“縱觀當今世界,凡是在我大漢統治之下的黎民百姓,都已經過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說著,他頓了頓,才嘆息道:“但是時至今日,陛下統治下的羅馬帝國,依然還有奴隸這種慘無人道的制度。”

聽到這話,瓦萊裡安、還有大殿上的羅馬文武大臣,都是有些無語的看向眼前這個漢人,心說管好你們大漢就好,我羅馬帝國的事情,要你管?

但是——

面對城外數百艘戰船,還有剛才那恐怖的火炮,他們根本沒有任何說服力,畢竟這個世界,崇尚的就是強者為尊,從古至今都是遵從此道。

見瓦萊裡安不說話,曾書也懶得廢話,簡單一拱手,然後便朗聲說道:“今我大漢帝國秦王殿下,親率王師兵臨城下,秦王不願生靈塗炭,特遣在下到此;”說著,他看向瓦萊裡安,明顯能夠感覺對方有些窘迫,曾書心中大喜,然後說道:“陛下,請不要抱有任何僥倖心裡,此戰貴國必敗。”

當翻譯將這番話,如實翻譯之後,整個大殿上是鴉雀無聲,那瓦萊裡安本欲發怒,但是卻憋了回去。

“投降吧!”曾書故意提高了音量,一字一句的說道:“大漢秦王殿下有令,羅馬帝國需得在三日內,無條件開城投降,否則我大漢將炮轟羅馬城。”

炮轟羅馬城!

這幾個字是多麼的刺耳。

瓦萊裡安是羅馬帝國的皇帝,長這麼大,他何時受到過這般侮辱,被人跑到自己的皇宮裡,還讓自己限期開城投降。

就在羅馬人發愣的時候,曾書再一次拱手:“大漢秦王殿下的話,在下已經送到,請陛下儘早準備——告辭!”

你...你是不是太猖狂了?

瓦萊裡安這話都已經到了嘴邊,但是看著曾書揚長而去,卻還是硬生生的嚥了回去。

因為這個時候,即使他把這個漢使當眾給宰了,也無法改變任何大局,數百艘漢軍戰船,還有那恐怖的火炮。

而且這個漢使並不是來談判的,他是來下最後通牒的。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真的就要滅亡了嗎?

離開皇宮的曾書,心情大好,他是第一次來到這遙遠的西方,對於眼前的任何事物,都有著好奇的心裡。

對於沿途的奇怪建築,他都非常的驚訝。

‘羅馬人可以啊,居然用石頭修建房屋,這比我們大漢的木製房屋,要堅固很多...’曾書一邊往外走,一邊讚歎道。

一年多前,大漢皇太子劉諶,將天子劉禪的旨意傳給了秦王劉譚,劉禪的意思很明確,命令劉譚立即率領大漢兵馬,由水路經亞細亞洲(亞洲)、阿非利加州(非洲),進入歐羅巴洲(歐洲),最後由地中海攻打羅馬帝國的國都——羅馬。

對於劉禪說的這些地名,無論是秦王劉譚,還是其他大漢的文武大臣,他們都是第一次聽說,不過劉禪給他們畫了一個簡易地圖。

因為漢軍從未如此超遠距離行軍,而且還是在遠涉重洋。

在此之前,無論是漢軍,還是其他王朝的水軍,都沒有過這種先列,所以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王朝,劉譚得到父皇的旨意,雖然很激動,但是為了行軍的安全,也不得不做出周密的部署。

經過三個多月的準備,大漢興漢十八年(公元257年)9月1日,劉譚率領五百三十餘艘大小戰船,共計十二萬漢軍,從柴桑出發正式奉命西征。

這次劉譚在其中五十餘艘戰船上,特別裝備了一百八十門漢王炮,以及一萬枚特製炮彈。

離開大漢之後,漢軍選擇沿著大陸邊緣向西而去,沿著大陸邊緣行軍,或許會延緩行軍速度,但是相對來說,卻要安全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