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危機四伏(第1/2頁)
章節報錯
司馬昭在琢磨如何破解眼前的困境,另一邊鍾會也在琢磨如何擊敗司馬昭。
“士季啊!”王基淡淡的問道:“如今司馬昭不渡河,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王基其實是有些憂心的。
因為離開洛陽時,曹芳給了他一個十日期限,必須在十日內擊敗司馬昭,否則河南尹就別做了,腦袋也別想要了。
“王府君不必擔心!”鍾會笑著說道:“現在著急的是司馬昭, 而非是我們...現在整個大魏,都是我們的後盾,而且陛下還調派了多路人馬馳援我們。”
王基是主將,鍾會只是協助而已。
所以王基著急,鍾會反倒是很淡定。
當然,王基擔憂, 還有一點就是如今天子殺伐果斷, 他可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去觸黴頭。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誰能想到曾經風光無限的司馬家, 如今成為了大魏的“叛徒”了呢?
......
正午時分。
“報!”
一個小校快步跑進中軍帳,有些焦急的說道:“大將軍,濟南王曹楷已率軍據此不足二十里。”
來得可真快...司馬昭微微皺眉,這曹楷是當即天子曹芳的親爹,算是在高平陵之變中,洛陽曹氏宗室的漏網之魚。
早知今日,當時誅滅曹爽時,就該連他一塊兒滅了...司馬昭心說道,然後看向帳中諸將,沉聲道:“曹楷只有三萬青州兵,此人並無才智,當可趁其立足未穩,擊之。”
“謹遵大將軍將令!”
帳中諸將欣然應道。
半個時辰後,徑山南側,一支整齊劃一的隊伍正在向前急行軍,領軍將領是一位五十來歲的壯漢。
“加快速度...今日勿必誅殺司馬昭!”壯漢一邊疾馳,一邊提醒身邊的將士。
此人不是別人, 正是大魏當朝天子曹芳的生父——濟南王曹楷。
曹楷這輩子很少領兵打仗,因為曹氏人才輩出,還輪不到他來領兵。
這一次不同,朝廷經過高平陵之變後,曹氏宗室被司馬懿誅殺殆盡,僅剩下的幾人,要麼是人到暮年垂垂老矣,要麼是尚未成年的少年。
作為宗室成員,又是當今大魏皇帝的生父,十日前得知兒子誅殺了司馬懿,又傳令讓他從鄴城帶兵勤王,曹楷那是一刻也不敢耽擱,當即點齊三萬青州兵,就直奔洛陽殺來,只是三日前朝廷又傳來訊息,不用去洛陽,直接半路攔截司馬昭。
昨天早上,司馬昭抵擋汜水東岸, 西岸是朝廷派出的兵馬攔住了司馬昭的去路,曹楷當即下令大軍日夜兼程。
還有數里, 就將抵達司馬昭所在的汜水東岸。
“殺!”
就在曹楷命令急行軍時, 突然從一側山林中,殺出一支騎兵隊伍,騎士們奮勇當先,直奔曹楷所領青州軍殺來。
“迎敵!”
“迎敵!”
突然禦敵,曹楷雖然有些意外,但還是從容的指揮手下兵將準備迎敵,這突然殺出來的騎兵,想也不用想,這肯定是司馬昭的隊伍。
“殺!”
鄧艾長劍一指,指揮騎兵徑直掩殺過去。
曹楷的青州兵,主要是以步兵為主,面對約莫數千騎兵,他沒有讓兵將對沖,而是先讓長槍兵立於陣前,用於阻擋來襲的騎兵。
步兵對騎兵,本身就處於劣勢。
當然,也並非沒有應對的辦法。
“兩翼包抄,本將直擊中路!”鄧艾看出了曹楷想要用長槍陣延緩他的進攻,於是當即將五千騎兵分成三隊,他自領中軍直接衝擊曹楷的中軍主力,分散三千人由兩翼包抄過去。
鄧艾深諳兵法,得知曹楷率軍即將趕到,於是向司馬昭要了五千精騎,快速埋伏在這徑山南側,這裡是曹楷軍必經之路,而他是突然前來阻擊的,曹楷必然很難察舉。
此時兩軍交鋒,還真不出鄧艾所料,因為曹楷還在命令士兵加快行軍速度,卻不知附近山林埋伏了一支騎兵。
見鄧艾領著中軍急速衝來,曹楷也不敢大意,除了前面佈置了兩千餘名長槍手,後面則是三千弓箭手蓄勢待發。
鄧艾並不在意這些,這騎兵衝鋒,難免不會遇到敵人用弓箭招呼,無論是鄧艾,還是他所領的騎兵們,他們對此都是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