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戰場殺器(第1/2頁)
章節報錯
孫弘這次來長安的目的,劉禪當然早就猜到了。
什麼去帝號歸降,只不過是孫權的一個緩兵之計,因為司馬昭此刻正帶著十萬魏軍要去攻打合肥。
這個時候,孫權是兩面受敵。
所以他才做出這樣的選擇。
散朝之後,劉禪直接去了鴛鴦殿,張鴦是他的皇后, 一般情況下,散朝後他都會先到這裡坐坐。
在鴛鴦殿與張鴦正在閒聊的時候,兩個年輕人緩步走了進來。
“兒臣拜見父皇!”
太子劉諶,秦王劉譚一前一後來到花廳,這是劉禪散朝之後讓人去把他倆叫過來的。
“諶兒!”劉禪看向劉諶問道:“父皇交代汝的事情,辦得如何了?”
這是劉禪這麼著急將兄弟倆叫來的目的, 劉諶聞言,向劉禪行了一禮,說道:“回父皇, 按照父皇的旨意,火箭槍的生產已經提速。”
火箭槍?
突然聽得這個詞彙,率先驚訝的不是劉禪,也不是皇后張鴦,反倒是秦王劉譚。
火箭槍是什麼玩意?
現在大漢開始使用火藥,這事兒作為皇子,劉譚當然知道。
不過,火藥的配製,還有各種原料的提煉,他並不知道。
秦王的疑惑,並沒有引起劉禪的注意,倒是對於劉諶說已經開始生產已經提速,顯得有些興奮和激動。
這火箭槍是劉禪從西域回來之後琢磨的。
雖然現在大漢已經擁有漢王炮,但是此番的伐吳戰爭,劉禪卻並未讓漢王炮亮相戰場,如果將漢王炮推向戰場, 或許此刻東吳都已經滅亡了。
這次沒有使用漢王炮,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漢王炮的炮管太過笨重,一門大炮的炮管重量有五六百斤,雖然比起後世明朝的紅衣大炮輕了不少,但是五六百斤的大傢伙這要運到戰場上,還是有些麻煩。
畢竟,現在只是伐吳。
一旦漢王炮亮相伐吳戰場,或許很快這種武器就會被曹魏的人知道,雖然並不擔心曹魏有人將它仿造出來,因為這些製造炮筒的技術他們可以依葫蘆畫瓢,但是炮彈才是關鍵。
目前雖然火藥已經亮相戰場,但是火藥的提煉和配比,知道的人依然在少數,即便是皇子們,知道配比和提煉方法的人,也只有太子劉譚。
劉禪這麼做,當然有他的目的。
現在大漢疆域擴大了,而且在西域還建立了兩個強大的王國。
現在他自然不擔心大唐大明會威脅到大漢,兩個國家剛剛建立, 肯定是以大漢為中心的,但是以後呢,誰又說得準?
所以, 為了確保中原大漢的穩固,這些後世才會擁有的高科技技術,劉禪暫時不打算讓其他王國知曉,不過大漢可以給他們提供成品。
原本想著不用漢王炮,使用炸藥包也是可以將東吳攻滅的,不過劉禪也是有後手準備的,那就是在西域他就在琢磨,炸藥包用三弓床弩可以投射,但是一支長槍上綁著一個炸藥包,看著怎麼就那麼礙眼,或者有些不方便。
有沒有一種可能,將炸彈和長槍融合。
就向前世小時候玩的一種沖天炮。
如果能做成如同沖天炮一樣的武器,或許暫時不用漢王炮,也能快速列裝部隊,而且還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漢軍的實力。
所以回到長安之後,劉禪就開始研究這個東西。
經過幾個月的研究測試,其實在漢吳戰爭爆發前兩個月,劉禪的研究其實已經完成。
在此之前,漢軍想要將炸藥包射出去,就需要將炸藥包捆在長槍的槍桿上,如此雖然效果還行,但是射程卻大大的減弱,以前單發床弩射程可達六百餘步,帶上炸藥包後,射程銳減到只有百步多一些。
如今漢魏吳三國都擁有三弓床弩,魏吳兩國雖然還是單發,但是他們的射程也達到五百餘步,如果漢軍想要投射炸藥包,就會遭遇很大的風險。
也是因為三弓床弩的普及,以前戰場上常用的拋石機,已經逐漸淡出戰場,畢竟它的射程太近,只有一兩百步,最高也就三百步的樣子,這在三弓床弩面前,就顯得沒什麼威脅了。
劉禪這次雖然沒有親自上戰場,但是他也感覺到,漢軍面對吳軍時,多少還是會遇到一些麻煩,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出征時,他並未大量的給幾路兵馬配製足夠多的炸藥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