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我大漢現在並無吞併曹魏的意思,諸葛亮暗自嘀咕著,不過對於眼下的局面,他是滿意的。

“貴國想要結束戰爭,倒也容易...”諸葛亮笑著說道:“如果貴國立即撤出攻打弘農的兵馬,我大漢即可撤回攻打魏郡、漁陽的兵馬。”

正所謂見好就收,現在大漢主力在西域,諸葛亮當然不會真的與曹魏爆發全面的戰爭。

只是何晏聞言,嘴角抽了抽。

因為諸葛亮給出了停戰的條件,結果就是大漢現在也玩起了趁火打劫的手段。

當何晏在長安與大漢談判時,曹魏散騎常侍許義,也走進了武昌皇宮。

“陛下!”許義說道:“正所謂唇亡齒寒,當今天下看上去是漢魏吳三國鼎立,實則是西蜀一家獨大。”

“眼下貴國聯合西蜀侵佔我大魏疆域...陛下...”許義嘆息一聲,才說道:“陛下可知,陛下正在將吳魏推向深淵否?”

“哦???”孫權故作疑惑的問道:“貴使此話怎講?”

“陛下!”許義拱手道:“若漢吳聯合滅了我大魏,不知陛下可有戰勝西蜀之本?”

沒有,孫權心中答道,但是嘴上卻笑了笑道:“漢吳聯盟,何須我大吳去戰勝大漢乎,只要滅了貴國,我大吳自當與大漢平分天下,分而治之。”

“哈哈哈!”許義笑了,問道:“陛下,天下終歸一統,何來分而治之一說?”

孫權當然也知道,只是面對強漢,他又能怎樣?

“陛下!”許義又道:“若是陛下與我大魏聯合,相互掣肘西蜀發展,繼續保持現在的鼎力之勢,這既有利於我大魏,也是貴國現在唯一的選擇;”說著他頓了頓,才肯定的道:“倘若陛下一意孤行,繼續與我大魏為敵...”

許義最後的語氣,明顯重了一些,孫權冷笑道:“朕若與貴國為敵,曹叡又能拿朕如何?”

所謂唇亡齒寒的道理,孫權當然知道,只是眼下大漢太強,若是大吳與大漢為敵,極有可能遭遇大漢的攻伐,相比於曹魏,大吳更加懼怕大漢。

原因無他,一是大漢太強,還有一點就是,大漢現在南北夾擊大吳,只要劉禪諸葛亮願意,他們既可以順江而下從水路攻打吳境,相同的他們也可以從陸路由南至北襲擾大吳後背。

“陛下!”許義沉聲答道:“若是貴國決議與我大魏為敵,我大魏即使冒著覆滅之危,也勢必拼死力戰貴國。”

漢吳聯盟的利弊,許義覺得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孫權不是傻子,他自然能夠聽得清楚。

眼下三國的局勢,東吳暫時聯合大漢,或許眼前可以獲得一些利益,但是相同的,也在幫助大漢加快統一步伐。

咳咳咳——

孫權突然咳嗽兩聲,然後淡淡一笑說道:“貴國若想與朕聯盟,倒也不是不可以...”

就知道如此,許義長舒一口氣,心說這孫權也不傻,他等著孫權提出他的結盟條件。

“除非貴國立即停止攻擊合肥!”孫權朗聲說道:“否則,哼——”孫權哼了一聲,旋即放聲大笑道:“若是貴國無休止的攻打合肥,朕不等貴國來攻,也會起傾國之兵北上伐魏。”

意料之中,許義心中瞭然。

畢竟合肥已經被東吳吃了下去,想讓他現在吐出來,這自然是很難做到的事情。

大魏很在意合肥的歸屬,但是眼下大魏兩面受敵,繼續這樣折騰下去,大魏別說在重新崛起,就連想在三國中有一席之地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時間,大魏現在需要時間。

經過三個月的拉鋸談判,最終三國的紛亂,又一次歸於暫時的平靜,只是結果讓大魏有些難受。

按照三國之間的談判結果,合肥正式劃歸東吳,上谷劃歸大漢,為了表示真心和平,大漢做出了讓步,將弘農還給了曹魏。

“丞相!”

未央宮東宮,太子劉諶不解的問諸葛亮:“我大漢現在佔據著主動,為何還有將弘農退還給曹魏?”

劉諶確實有些不理解,按照他的理解,大漢兵強馬壯,即使魏吳聯盟來攻,大漢也可以從容應對。

可是一開始態度十分強硬的丞相,最後還是接受了曹魏的和議條件,佔據上谷,退還弘農。

諸葛亮則笑了笑道:“回殿下,我大漢想要奪取弘農容易,可是佔據弘農,卻也讓大漢從此無安寧之日矣!”

“為何?”劉諶問道。

“弘農乃洛陽門戶,洛陽是曹魏國都;”諸葛亮嘆息道:“我們若不願意歸還弘農,曹魏勢必會不斷派兵攻打,因為他們要保護他們國都的安全。”

曹魏這次和談,也不是一味接受漢吳的條件,特別是在對大漢這邊,唯一要求就是,大漢必須從弘農撤軍,否則大魏將起全國之兵強攻弘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