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

潼關。

城外是一支千人的騎兵隊伍,領頭之人是一位青年將領,他身長七尺,五官精緻,長著劍眉星目,氣宇軒昂。

此人複姓司馬,單名昭。

司馬昭現任大魏典農中郎將, 是大魏大將軍司馬懿的次子,今天他有一個重要的任務。

迎駕——

數日前,大漢使臣出使洛陽,正式通知大魏君臣,大漢天子劉禪,念及漢魏曾有盟約在先, 不忍生靈塗炭,於是決定釋放在晉中之戰中, 被俘的大魏君臣。

“???”

這讓大魏朝廷君臣頓時有些茫然。

年前大魏費勁了周章, 而且還因此割讓了包括代郡在內的七個郡給了大漢,就是為了贖回被俘的大魏君臣。

但是——

大魏履行了雙方的承諾之後,大漢天子卻失言了,愣是拒絕釋放大魏被俘的君臣,同時還提出,想要釋放他們...除非曹魏再將上谷郡一併割讓於大漢。

哼——

很快大魏君臣就認為,即使大魏按照大漢天子的意思,將上谷郡割讓給大漢,他們在晉中被俘的君臣,大漢也不會釋放。

大漢言而無信,他們想要以被俘的大魏君臣,以此為要挾的籌碼,然後不斷向大魏提出各種不合理的要求。

明知是個無底洞。

若是聽之任之,那大魏王朝用不了多久,可能就會因此覆滅都是有可能的。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很快大魏王朝做出決定。

重新奉立一位新的君主。

燕王曹宇隨後登基稱帝,是為大魏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至於被俘的曹叡等人, 他們也想救他們回來。

不過大魏不會再為他們做出任何妥協。

能回來,是好事。

實在回不來,也不會影響大魏的發展。

當然,絕大多數魏人覺得,他們的前任皇帝曹叡,以及在晉中戰場被俘的將領,這輩子可能都回不了魏國了。

可是——

就在大魏朝廷,以及魏國百姓,都接受了他們回不來的這個事實沒多久,算起來應該也就是小半年的樣子。

大漢王朝派出了使臣出使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