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雖然只有六歲,但是他的這一聲怒吼,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為爭論不休的文武眾臣,頓時也就安靜了下來。

不過,安靜並未持續多久。

“齊王殿下!”崔林率先上前,向曹芳行了一禮問道:“齊王殿下,您是陛下的長子,還請您來拿個主意...”

崔林話音剛落,衛臻等人頓時很無語,雖然齊王曹芳是陛下的長子,但是他畢竟只有六歲。

衛臻正欲開口,不想六歲的曹芳卻突然說道:“諸位大臣,本王年齡尚小,並不懂得朝政之事...”說著曹芳頓了一下,卻又補充說道:“父皇受難,本王以為,當下之計,應當是救父皇要緊。”

“齊王英明!”

“齊王英明!”

“臣等...這就去辦。”

衛臻搶先一步應了下來,同時在心裡,也對這個年齡尚幼的齊王刮目相看。

崔林卻是臉色鐵青,他根本沒有想到,一個六歲的娃娃,居然就這樣駁了他的提議。

他本想繼續爭取,只是眼下大魏正值危難之際, 縱使崔家在大魏有一定的勢力,但是他也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 與衛臻等人徹底撕破臉皮。

畢竟大魏當今天子, 現在還在蜀漢手裡。

他並沒有徹底失敗。

他還有機會。

只要蜀漢一直扣著曹叡, 或者讓曹叡有個三長兩短,他的計劃也就能得以實施。

畢竟一個國家, 是不可能長久沒有君主的。

只要曹叡回不來,他依然還可以奉立曹芳為帝。

曹芳現在只要六歲,他自然是無法親自治理國政的, 到時候崔林琢磨著,他有擁立之功,加上崔氏一門在大魏的威望,用不了多久,崔氏就能掌控朝局。

現在——

那就等等吧。

反正崔林不太相信曹叡還能平安歸來。

崔林等人沒有反對, 大殿上的爭論, 終於停了下來;接下來在司徒衛臻主持下, 眾臣當場商議起營救天子的計劃。

經過一番計議之後, 一致決議派少府楊阜立即出使長安, 畢竟他是第一個提出,要與長安談判的。

楊阜並未推卻,他應了這份差事。

朝議結束之後, 楊阜簡單收拾了一下,便帶著一眾隨從急匆匆的離開洛陽,準備前往長安與大漢談判。

可是——

就在楊阜一行剛離開洛陽不久, 他就遇到了趕往洛陽送信的幾名騎兵,他們走得有些著急。

楊阜直接將其攔下, 問道:“汝等何事如此匆忙?”

“見過楊少府!”領頭的那名小校, 他以前是見過楊阜的,當即向楊阜行了個禮,然後才說道:“末將是奉弘農郡郡守之命,前往洛陽送信。”

“是何要事?”楊阜追問。

“回楊少府!”小校道:“前日傍晚, 蜀漢使臣費禕來到弘農, 說要到洛陽與我大魏商討重要之事...”小校話還未說完,楊阜頓時眼前一亮,即便小校並未說清楚蜀漢使臣,此番要來洛陽談論什麼。

但是——

這還需要問嗎?

必然是關於天子的事情。

“蜀漢使臣...”楊阜又問道:“現在在何處?”

“末將前日晚離開的弘農;”小校說道:“如無意外, 昨日一早,蜀漢使臣應該就會離開弘農...”

“好!好!好!”楊阜頓時大喜, 心中暗道:‘既如此,我還去長安做什麼...直接在洛陽等他豈不是更好。’

楊阜當即決定,與小校一起返回洛陽。

“衛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