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王朝要舉行武舉考試,這詞兒聽起來比較新鮮,不過內容並不複雜。

其實就是各郡城舉辦的比武大會,然後獲得比賽的前三名,將會在三個月後,到帝都長安與其他郡城的前三名,再一次比試。

最後進入前十的人,將會得到朝廷的重用。

這是徐庶經過與諸葛亮商議之後,做出的決定。

科舉考試,這是一個全新的人才選拔制度。

但是眼下的大漢,以至於東西兩漢,人才選拔,都是依靠察舉制度,透過各郡舉薦人才,然後朝廷再給予官職。

皇帝劉禪覺得,這察舉制,一不公平,二也有些過時。

作為穿越者,他自然知道,在過幾百年後的王朝,就將會採取一種新的人才選拔制度,這就是科舉。

這科舉制度,御史大夫徐庶很認可。

不過,丞相諸葛亮覺得,這科舉制度雖好,但是若是現在直接推行這項制度,恐怕會引起氏族的反對,因為一旦科舉制度得到推行,氏族的利益將會被削弱。

經過一番思索之後。

徐庶做出了調整。

他也認可諸葛亮的意見,別說現在的大漢,即使魏國、吳國,其實也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就是氏族派系。

但是,這科舉制度。

徐庶覺得必須推行,因為科舉比察舉更加適合王朝的發展,只是他選擇了先舉行一場武舉人才選拔。

也算是給科舉制度,提前試水。

透過比武,最終選擇一批可用之才。

......

田牧,是生活在蜀中汶山郡的一名少年,從小跟隨爺爺習武,擅使長槍,箭術也非常不錯。

玩伴突然告訴他,朝廷要舉行武舉考試。

透過考試,就可以封侯拜將。

他有些心動。

只是——

爺爺怎麼辦?

他從小與爺爺相依為命,雖然平日裡,爺爺也跟他講過很多天下大事,只是他們現在只是普通百姓,能夠平安活下去,就算是老天爺開眼。

但是,他也聽過。

亂世出英雄。

從小在爺爺身上,學得的這一身武藝,如今只能用來對付山裡的豺狼,是不是有些浪費。

只是念及爺爺年邁,他還是不忍心為了自己的夢想,就此離開村子。

一連幾日,田牧整日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