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改變了第一次北伐走向。

關中劃歸大漢版圖,現在只剩下時間問題,劉禪覺得他能做的事情,也已經做得差不多了。

長安雖好。

但是能不給丞相添亂,就儘量不要給丞相添亂,所以最終劉禪接受了丞相諸葛亮的建議——回成都。

四月二十三日。

上午——

劉禪坐上了返回成都的馬車,與他隨行的人,還包括郭淮的家眷們。

這是丞相諸葛亮的安排。

明言是為了安全,其實劉禪自然知道,像郭淮這等大將,還是需要有一定的約束,將其家眷安置在朝廷可控的範圍內,還是有必要的。

除了郭淮的家眷,與劉禪隨行的還有他的小舅子張紹,以及劉禪提拔的新軍校尉呂芃。

至於郭衛、楊同山等人,則留守關中劃歸丞相諸葛亮暫時節制,劉禪對此沒有任何意義,相反還挺高興的。

畢竟他訓練的新軍,得到了丞相諸葛亮的認可,而且他訓練這支新軍,也沒想就此掌控大漢兵權。

至少現在他真沒這個想法。

不過諸葛亮還是給劉禪分出來了三千新軍,由校尉呂芃統領,負責保護劉禪以及返蜀人員的安全。

這次返蜀,他們沒在走子午道,他們這次不需要再爭取時間,於是由褒斜道返回漢中,然後回成都。

公元228年,大漢建興六年。

五月十九日。

成都——

皇帝劉禪御駕回京的訊息,早在數日之前,成都無論是朝廷官員,還是庶民百姓,都已經知道。

所以五月九日一大早,大漢王朝成都留守百官,由丞相府長史張裔與蔣琬率領,出城三十里迎接。

當然,還有成都周邊的百姓,也隨百官出現在官道之上。

巳時初刻。

官道上已經聚集數千人,蔣琬與張裔站在隊伍的前面,他們不時看向官道遠處,不時說說笑笑。

周圍的百姓,早就已經議論紛紛。

“陛下真乃神人也。”

“是啊!”

“陛下親征,一戰定關中。”

“某覺得,陛下頗有當年高祖皇帝的風範,高祖採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對對對!”

“此次陛下御駕親征,明面上看是丞相出兵隴右,實則是陛下出奇兵直抵長安。”

“對對對,某也如此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