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年,大漢建興六年。

四月六日傍晚。

長安東門城樓。

“援軍。”

“是援軍。”

“援軍來了。”

當一支騎兵奔襲至長安城外,曹魏長安守軍,頓時激動萬分,一個個如同過節一般,一名士兵更是急匆匆的跑向都督府。

“你可看仔細了?”曹真驚恐的問道:“卻是我大魏騎兵?”

“是!”

“是郭將軍的騎兵。”

士兵肯定的說道,他可是親眼看見的。

“好,好。”

曹真有些激動,至從進駐這長安之後,每日蜀軍都會在城外叫陣,他是想去與蜀軍廝殺的,只是現在長安城的守軍,只有一萬多人,可是城外的蜀軍卻是數倍於他。

至從那日諸葛亮領兵趕到長安,蜀軍便將長安團團圍住。

後來蜀軍也曾嘗試過幾次攻城,不過都被曹真率領將士們將他們擊退,再後來蜀軍便不再攻城,而是選擇每日只是在城下叫陣。

曹真自知己方兵力不如敵方,他當然是選擇固城堅守,以待援軍。

現在終於等到了。

曹真也顧不得多想,當即披掛便朝東門跑去。

來到城頭時,只見城外的蜀軍,已經與大魏的騎兵交上手,當曹真看見那面“郭”字大旗時,他頓時大喜道:“好好好,是伯濟,是伯濟也。”

長安各城門外面,均有蜀軍把守。

城東的蜀軍,約莫三四千人。

此刻大魏騎兵,約莫得有五千人。

所以曹真並不打算開城與援軍裡應外合,畢竟騎兵對步兵,原本就佔據絕對的優勢,他堅信這支騎兵,很快就會擊敗這支蜀軍。

不出曹真所料,兩軍剛一接戰不久,蜀軍就處於明顯的劣勢,魏軍幾個衝鋒過後,蜀軍立時四散潰逃。

“哈哈哈哈!”

“好!”

曹真大喜,城頭上的魏軍士兵,更是歡欣鼓舞。

不多時,蜀軍被徹底擊潰,那支魏軍騎兵疾馳來到城下。